當然,他更關心的是這裡有無鑽床、銑床這些特殊的機床。答案很糟糕,沒有。有的隻有一台怪異的車床,操作方麵有些複雜,具體如何操作楊明誌已經看懂了。
“現有的材料加工迫擊炮彈彈體應該沒什麼問題。”楊明誌自言自語的說道。
“迫擊炮彈,真的?我覺得我們的機器還不能勝任。”村長解釋著,他覺得這些機器隻能製造諸如手榴彈之類的武器。“如果說修善槍支的話,比如把磨平的膛線再拉出來,我們村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不,都是沒問題的。”楊明誌舉起右手,指著這蒸汽動力的車床。“長柄手榴彈用鑄造法就可以,至於迫擊炮彈必須切削加工。還有我們的秘密武器,火箭推進式榴彈,也是必須用切削的。”
楊明誌自然不是墨守成規的人,現有的條件很多關鍵的零件弄不來,繼續防止rpg2可能可以,但工時用的必然很久。為了簡化生產,還不如仿製美國人的巴祖卡火箭筒。
在他的強烈要求下,蒸汽普車啟動了。村長聲稱,這台機器幾天前還工作過,因為它保養的實際還不錯。這真是上天的恩惠啊,楊明誌還覺得調試機器就得很長時間。
“你們的工匠在哪裡?之前是誰操作這種機器的?我想見一見。”
村長很快把人招呼過來,村裡會操作各類機床的都是些中年人,甚至是大爺。青壯年大部分被征召打仗了,村子裡隻能出動一些老工匠。
十幾個人年輕時都曾在沙皇的兵工廠工作過,楊明誌非常滿意,這些人完全看得懂工藝圖紙。既然整個村莊組織民兵加入蘇軍,這些老家夥當仁不讓的要成為部隊的“後勤人員”。
時間非常緊迫,楊明誌隻希望鐵匠村能變成巨大的兵工廠。就在這工作車間裡,楊明誌向村長提出要求:“我們需要大量的武器,基於現在的情況,請大量生產手榴彈。大量的子彈複裝,我希望你們能迅速生產一些發火藥。”
這些問題對於鐵匠村確實不是問題,比起鯰魚村的居民,鐵匠村更容易變成兵工廠。如果是黑火藥的話,鐵匠村將更容易生產。
當晚,楊明誌簡單的把火箭推進榴彈的簡圖畫了出來,在公差尺寸上要求不是特彆嚴格,唯一的要求便是能發射出去。有效射程也不要太遠,五十米已經足夠了。加工方式必須是鑄造和切削,關於如何裝填炸藥和推進藥劑,這是工匠們的任務。
在楊明誌看來,他的新發明就是個大號竄天猴,發射前要人工點燃導火索。彈體順著鐵管發射,危險程度很高,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總體來看,鐵匠村更適合成為兵工廠。到了晚上,楊明誌把需要交待的說完,他也必須聽村裡的人們訴說。
這算是一次茶話會,地點就在村長裡固施科夫家中。一邊吃麵包一邊聊天,至於楊桃,她還分了一碗牛奶。
“明天我們會把能打仗的人們組織去了,你們既然要進行軍事訓練,我們就不能怠慢。”村長說道。
楊明誌搖搖頭,“你們很心急,這樣很好。明天我們要回去了,所以我們一同回去?”
“對,願意參加民兵的人選我們已經統計過了,一共是一百三十五人。我想那十幾個老工匠,你授意他們製造武器,他們自然不會成為一線戰士了。”
楊明誌點點頭,特意詢問了這些民兵戰士的人員構成。村長也沒有隱瞞,鐵匠村的年輕男人很少,十五六歲的少年孩子都算是壯勞力。其次是婦女們,男人出征打仗沒有回來,想必也是凶多吉少。對此婦女們彆無選擇,一些報仇心切的渴望立刻加入軍隊。
“一共是三十個未成年的青少年,五十五名年輕的婦女,剩下的五十人,就是像我這樣年齡比較大的男人。”村長遺憾的說道。
民兵和正規部隊當然是希望兵源是青壯的年輕人,現實所迫,楊明誌隻能完全答應。
這下子少年營的兵力又要提升了。戰爭讓孩子參加進來,這是非常殘酷的。侵略者不會因為對方是個孩子就不會放下屠刀,戰爭已經升級為民族的生存權的戰爭。
這些民兵隻要在戰鬥中越戰越勇成為老兵,他們很可能在蘇軍戰略反攻的時候搖身一變成為正規軍。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活到戰後呢?
蘇聯二戰期間,有人估計整個國家死於戰爭的最多可能有四千萬人,赫魯曉夫大嘴巴估計是兩千七百萬人,國家上也逐漸采用這個數據。但不管怎麼樣,蘇聯消耗了整整一代人,在白俄羅斯將更加凶險。
這個加盟共和國,三百六十萬人被殺,五十萬年輕人被占領軍當做“東方勞工”運到德國做奴隸,年輕女孩成為德國家庭的幫傭,他們基本死在了德國。剩下的居民裡,起碼有四十萬人加入遊擊隊和德國人殊死搏鬥,亦有超過百萬人成為遊擊戰的暗中幫助者。
白俄羅斯在衛國戰爭中損失慘重,這裡將是異常殘酷的敵後戰場。
楊明誌已經彆無選擇,現在的鐵匠村能變成很好的後勤基地,甚至是最理想的遊擊戰根據地。他心裡盤算著,等回到鯰魚村,這些所見所聞必須在軍事會議上提出來。
鐵匠村一定要成為“大兵營”。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