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這身打扮注定引人注意,畢竟誰能想到集團軍司令打扮的好似個小老百姓?尤其是他還戴著一頂鴨舌帽。
且說這鴨舌帽,這是象征布爾什維克的鴨舌帽,列寧經常戴它,上行下效,俄國男人也紛紛頂著這種帽子。
楊明誌沒有意識到,他這樸素實用的打扮(實際是隻有這點兒備用衣物)一樣起到了招搖過市的作用。
因此,當他突然來到兵工廠也令裡固施科夫嚇了一跳。
5月9日的裡固施科夫,其心思全部放在了火箭炮製造身上。他還兼顧著一個鐵路修建總指揮的頭銜,實際操作已經交給了專業的獨立團第一團的老兵,即原火車頭大隊的老鐵路工人。(此事本可由佩羅尼斯基兼顧,其當前主要任務是訓兵,作罷)
對於挖土豆行動取得了怎樣的“戰果”,裡固施科夫絲毫不關心,他隻關心總裝的四枚改進型火箭炮,和已經焊接好的發射導軌。
裡固施科夫試探性問道:“長官,您今天的打扮……莫非您參與的挖掘工作已經結束了!”
“當然!馬鈴薯大豐收,剩下的事交給他們了,我第一時間就到你這裡!就是來看看你吹牛的火箭炮總裝的怎麼樣了!”
“豐收是好事!我這裡一樣有大好事!我沒有吹牛,四發火箭炮正在總裝車間呢!”
“哦?快帶我去!”
沒有多少寒暄立刻進入正題,楊明誌跟著裡固施科夫立刻去了那所謂的總裝車間,即一件獨立的木屋。看起來這裡隻是一個備用倉庫,其距離兵工廠的大量建築還有個幾百米,也願意一般火箭炮的總裝車間。
“我很擔心在總裝時出現意外,就算可能性幾乎沒有,我必須保證絕對安全!否則若是發生殉爆,必須將危害降到最低,避免連鎖爆炸!”
楊明誌很滿意這番解釋,很快就走到了這車間門口。
房屋看來是新蓋的,其周圍則有大量樹木遮蔽,在這裡裝配火箭炮,掩護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保持乾燥吧!就目前的氣候,相對濕度較高,楊明誌不禁捏一把汗。
“長官!請進吧!”裡固施科夫站在門口,伸手邀請。
“好!看看我們的發明!”
如此,楊明誌真真正正的站在了這些新穎火箭炮麵前。
這些火箭炮彈體更長,其彈體兩側都安上了翅膀,尾端增大的尾翼也已裝上。
彈體都被擺放在金屬支架上,就工人們現在的操作,楊明誌看得出,他們是在給彈體裝填推進藥。
就算這些火箭炮的外形非常前衛,其發射模式還是落後的——撞針碰撞點火。如此模式也是因為寶貴的電池都分配給電台,無法去搞電打火。
但楊明誌不擔心這武器在發射時會有很大危險性,射手完全可像是操作火炮,它也是拉動一根麻繩,使得撞針解鎖,迅速敲擊火帽給火箭炮點火。
裡固施科夫趕忙介紹道:“長官請看,這個工序是裝填推進藥。我們當前就是將準備好的,壓實的藥餅推入整流罩,比起以前的火箭炮,這種增加了20%的裝藥量!”
楊明誌點點頭:“做得好,一切都是按圖紙辦事?”
“是的!我知道那圖紙是長官經過深思熟慮後繪製的,若是稍微改動,整個火箭炮的氣動外形就改變了,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若是失敗了,責任我擔不起!”
“你當然承擔不起!”楊明誌長歎一口氣,“我這次也是非常冒險,而你的膽子一樣大!僅僅兩天時間就開始火箭炮實驗,明天的實驗,對於你我的榮譽都是重大考驗!希望你這個老家夥已經把全套的實驗方案給我準備好了!”
“當然!當然!我已經準備好了!”裡固施科夫說這話,他心裡也有些打鼓。
所謂的試驗計劃是什麼?他也是簡單的製定了一下,即這四枚火箭炮以不同的角度都發射出去,這麼乾雖說有些浪費,最終會得到四個結果。通過計算各自的炸點到發射位的直線距離,就能計算出一個大致的彈道,這對未來的作戰至關重要。
裡固施科夫急不可耐的說起他的實驗計劃,楊明誌一擺手:“等會兒去你的辦公室說,此事我們要好好商討!現在你告訴我,發射軌道也製造完畢了嗎?”
“已經準備完了!一共兩座,它們就在那兒!”
順著裡固施科夫大手所指的,楊明誌看到了兩尊金屬支架。
“嘿嘿!果然這支架還是簡陋的!”其實這支架就是他本人設計,基於當前有限的材料,也不可能將其製造的非常驚喜。其中唯一的兩點,就是這滑軌的角度是可以調節的,至於調節到了怎樣的角度,隻能待軌道通過螺栓緊箍後,通過半圓的木質量角器測量。
器械簡陋歸簡陋,它結構簡單,這樣在淹沒在火箭炮尾焰和煙霧中時,也不會被高溫融化,明日就是檢測這一切的關鍵日子!
現實逼迫著楊明誌沒時間去想失敗的事,此事必須成功!
這火箭炮的構造就是圍繞著整流罩,依次把碰撞引信、戰鬥部和推進部裝配,最後安裝喇叭形噴嘴。這火箭炮有後掠翼機翼,其弧度大,厚度較高。這種弧度構造是為了避免翼後湍流,也能帶來更大升力,後掠翼結構則是用材料的有限強度去應對更高的飛行速度。
看到了實物,楊明誌的擔憂降低不少,他輕拍幾下漆黑的彈體,祈禱這東西飛行平穩。
這種情況下,搞點玄學活動或許可讓人安心一點。當蘇聯解體,東正教重新展開活動,大牧首也會給俄軍的新武器撒“聖水”祝福,在它看來就是開光。
楊明誌現在是雙手合十都不能做,他就背著雙手,跟著裡固施科夫離開了這總裝車間。
進了辦公室,裡固施科夫饒有情趣的倒上兩杯酒。
“喝點吧!司令同誌,如果您不介意,我們就在這裡吃晚餐?”
“當然!”楊明誌注意到,這盛酒的容器頗有特色,這似乎是陶器,通體發黑,做工也有點粗糙。“嘿嘿!你的新杯子我以前可沒見過啊!”
“您說這個?這是陶器作坊的產品!既然我們已經在用粘土造建築用磚,用來製造點陶器也是合理的!畢竟我們這裡有太多居民,嚴重缺乏生活器具!”
這令楊明誌多了分思考,就粘土磚這類建築材料,在沙俄時代就廣泛生產。隻是因為俄國的木材資源非常豐富,大量的民居果斷是廉價的木材建造的木刻楞。
而石材的相對缺乏,使得俄羅斯所在的東歐丘陵,大量使用粘土燒磚頭。在諾夫戈梅利控製區內發現了粘土礦,這自然資源對於人們真是太重要的。用它燒製陶罐,就不必再用德軍鋼盔當鍋,這些金屬回爐還能製造更多武器。
那麼,這些陶罐能造武器嗎?看看這小小的黑陶酒杯,楊明誌不禁聯想,若是這裡麵裝填的是火藥,再加上一個木柄,不就是手榴彈。就是這武器的威力必然不怎樣。
這杯酒一飲而儘,楊明誌不在廢話,說道:“現在你彙報吧!說說明天的實驗你想怎麼辦!”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