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的全部42發炮彈,全部成為轟炸洛耶夫的利器,沒有一發是啞彈。彈殼也再度被搜集起來,一些船員認為,彈殼還能再度複裝成炮彈,也有一些人驚恐的認為,彈殼三度複裝,搞不好會殉爆。
打光了炮彈後,炮艇向下遊撤退了約莫一公裡。
蘇軍在前線的後方三公裡處的河畔突擊建立了一個小小的碼頭,唯一的駁船就是這艘炮艇。炮艇計劃繼續執行運輸麵粉的任務,碼頭守軍在其到來前收到了命令,即在碼頭候命。
時間已經是6月23日了,鐵匠村的蘇軍指揮部,楊明誌蘇醒後就試圖和前線聯絡,正巧,巴爾岑正欲向上級彙報他們遭到了敵人反擊。
“什麼?德國人還有能力打你?他們的火炮如何?你部傷亡如何?現在狀況如何?”
原本迷迷糊糊的楊明誌被巴爾岑的驚人情報,瞬間嚇得清醒。不僅僅是他,整個指揮部內打哈欠的人蕩然無存,所有人都在關注著前線戰報。
楊明誌對著對講機這一通問題三連,巴爾岑隻能硬著頭皮一五一十的答。
“情況就是這樣,敵人的炮火並不猛烈,我們的傷亡也不大。但是我們的防線的確太靠前,居然遭到了他們的炮擊。”
“所以,你覺得很不可思議?”
“是的!在遭遇我們的強大打擊後,敵人不應該也不可能還有心思反擊!”
“那麼你認為,敵人到底使用了幾門迫擊炮?”
“可能……可能隻有兩門?我說不準。”
“兩門!好吧,兩門。”楊明誌姑且聽信這位老兵的判斷,“你手頭的火炮數量超過敵人二十倍!敵人的那些火力微不足道,在炮擊中傷亡的士兵,我勒令你將他們火速運到霍姆尼奇,傷員就在那裡就近醫治,聽明白了嗎?”
楊明誌沒有聽到巴爾岑果斷的恢複,耳機靜默了一陣後,才聽到巴爾岑的意見。
“將軍,我想把傷員運到霍姆尼奇不是個好主意。”
“什麼?霍姆尼奇不是最近的據點?那裡的醫院可以救活傷員的命,還是說,傷員已經悉數犧牲了?”
“不是的,我認為,最好還是把傷員經水路運到米西渡口,再在那裡陸路運回鐵匠村。”
“理由呢?!”
“是這樣的……”
巴爾岑迅速解釋了一遍,其分析的邏輯十分清晰,似乎也是最為合理的。
楊明誌一時間也是忘記了那艘炮艇,這個本該是錦上添花的小船,居然已經在作戰中立下功勳。它能運麵粉,當然也能運人。楊明誌亦是發現自己太高估了道路水平,支線上從洛耶夫到霍姆尼奇,這的確是最近的,然彼此間幾乎沒有路。
米西渡口到鐵匠村可不一樣,有段時間沒下雨了,這裡的路因而相當結實,卡車一來一反,還不到兩個小時。
巴爾岑繼續解釋:“我估計,炮艇運輸傷兵到米西渡口,最快速度前進就僅有一個小時,渡口屆時準備卡車,我手頭的傷兵,最多四個小時就能躺在鐵匠村醫院,被最好的醫生救治。但運到霍姆尼奇那裡,不說當地的衛生員能力如何,僅僅送過去,就得耗費大概七個小時,屆時太陽都落山了。”
時間就是生命,楊明誌很了解救護車合法闖紅燈的道理,如今,選擇巴爾岑選擇的路徑,無疑是最佳方案。
“就照你說的辦!你是前線指揮,你去下命令!我這裡會配合你,卡車馬上開到米西渡口!”
“謝謝將軍,我這就行動!”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