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這個裡固施科夫,你要是能一個夜間把蒸汽機給我造好,我想我……我得給你申請勳章!”
那個男人可能不是個好村長,絕對是位好廠長。遊擊共和國的戰鬥力保障,那個男人功不可沒。
收起裡固施科夫的電報,楊明誌又走出帳篷,他背著手繼續走到挖掘現場。
土坑周圍點燃了大量篝火,不遠處的森林旁邊也有著大量焰火。
在過去的白天,來到此地的利爾楚奇鎮難民,已經構築了一大批木質房屋。按照建築物的標準,所謂的房屋就是大量的木棚。好在難民對住處的要求並不高,大家隻希望在戰亂時期能得到一個能夠遮風擋雨的小窩。以後的日子還很長,對房屋的修善會持續下去。
這一切不得不令人懷疑,楊明誌估計,因為戰爭原因,長久以來的普裡佩特沼澤這片無人區終於迎來開發,今日建成的鹽村,待和平後它將一直存在。恐怕這些難民也懶得回到飽經戰火的利爾楚奇,而是把這裡變成新的利爾楚奇。
將人力資源集中,一個新興的城鎮正拔地而起!
同理,21遊擊旅的戰士們以及數百個支援挖掘的平民,他們挖出的土石方已經堆成小山。楊明誌甚至產生一種錯覺,這些人完全能在短時間內挖一個深達二十六米的“隕石坑”,什麼通風問題、蒸汽機問題、它們都在斯拉夫人的鐵鏟和稿斧下,暴力的解決一切問題。
以他們的民族性格,給予這樣的命令,他們定會高高興興的拚了老命去完成。
不!這群家夥的老命和力氣都要保存好,因為戰役後的重大人員損失,21遊擊旅不得不變成未來軍事行動的中流砥柱。
楊明誌回到自己的帳篷,一切都已經無所謂了。
他躺在一張樹乾拚成的“行軍床”上,毯子裹在身,很快進入夢鄉。
……
這一宿,兵工廠的一眾同仁拚了老命,他們注視著高爐中的鐵水注入模具,又親自敲乾淨鑄造完畢的零件附著的大量型砂。蒸汽機的各種小型配件不是澆鑄就是衝壓完成,至於活塞用皮墊,那就是舊輪胎改造而成。
遊擊共和國絕不缺乏生產小型蒸汽機的材料,問題無非就是產品的馬力比較差罷了。
小型礦井機械不需要多誇張的馬力,隻要經濟適用即可。
揮灑了太多的汗水,裡固施科夫雙眼泛紅,眼底布滿血絲,興奮和疲憊於一身。在他領導下的兵工廠,僅僅用了十個小時,就完成了楊明誌下達的任務。
一份署名兵工廠的電報,在天蒙蒙亮的時候派發到南方的挖掘工地。
現在輪到剛剛蘇醒的楊明誌亢奮了,他攥著電報激動的渾身顫抖:“裡固施科夫,你這個混蛋真的成功了!”
按照楊明誌的最低標準,三台蒸汽機下了生產線,另有合計長達六十米的可拚湊型通風管道超額完成了任務。
要生產這些設備,金屬的投入可是不少。
廢舊金屬都來自於戰場繳獲,剛剛結束的戰役德軍損失了一大批裝甲車輛,如同蟻群啃食昆蟲,裝甲車殘骸紛紛被拆成小塊運到兵工廠,甚至一些實在不堪使用的老槍,統統回爐伺候。
三台蒸汽機投入了能製造二十枚鯰魚火箭炮整流罩的金屬,裡固施科夫絲毫不心疼,時至今日戰場上還有大量的殘骸,包括戰場的土壤中,隨手一抓一把土就能發現裡麵的彈片和子彈頭!
他向楊明誌許諾,天亮後會組織車輛,第一時間把所有的機械運到工地。
一切按照計劃執行,五輛飽經戰火的卡車加滿了寶貴的燃油,通過兵工廠唯一的小型龍門吊,構成蒸汽機的配件高效的分裝車廂內。
滿載貨物的卡車,小心謹慎地行駛在曲折的路上。裡固施科夫又挑選了五十人,他將親自親自帶隊到挖掘現場進行設備的安裝,隻是大家可享受不到坐卡車的待遇。一眾人帶著大量的螺絲釘和大量的工具,乘坐八輛馬車,晃晃悠悠的尾隨本就不打算跑快的卡車身後。
上午九點,所有的機械設備運抵挖掘現場,卡車停在一處平地後,聞訊趕來的士兵通過手推車將貨物卸下。
以兵工廠的辦事作風,隨行而來的專業工人根本不想磨蹭,他們喝了些水即刻要求投入工作。
現在,一個巨大的土坑展現在裡固施科夫麵前,他因為疲憊而有些迷惑。
“司令同誌,您在這裡監督的一宿,就是指揮軍人挖掘一個巨大的湖泊?”
“湖泊?您在開玩笑吧!不過您的說法很新穎,他們有意挖掘一處露天礦場。我計劃挖一個礦井,並不需要如此大費周章,顯然我低估了他們的行動力。”
“現在機器的零部件已經運到,我當立刻現場裝配。”
“好的,最好它們今天能投入使用。”
所有的機械零件運到土坑旁邊,工人們麻利的展開行動。
楊明誌就站在土坑旁,拿著裡固施科夫提交的設備圖紙仔細審視。圖紙上沒什麼明顯的毛病,隻是礙於時代和材料的限製,兵工廠確實沒有能力生產出高級貨色。
能使用就不要抱怨啦,能機械式的挖掘,總比純粹人力要強。
從上午十點開始,兩台蒸汽動力的絞盤係統開始建設。燃燒室、鍋爐、氣缸,零零總總的零件,工人們僅用半小時就拚接完成。第一台蒸汽機被永久性固定在土坑旁邊,它的機械臂控製一個絞盤的旋轉,一條麻繩盤在絞盤上,麻繩另一頭,被安置在早就搭建完畢的人力木吊車上。
蒸汽絞盤設備不僅僅是為了從未來的礦井內部運輸礦石,目前的挖掘階段,它的存在也能令最底層的挖掘工,更高效的將土壤運出去。
第一胎蒸汽機在上午十一點就開始燒水,又過了半小時,一鍋開水提供的蒸汽動力正式開始做工。
兵工廠的所作所為,基本是複刻了十九世紀上半葉的蒸汽機科技,本來蒸汽機就優先用於礦山開采,使得鹽礦的挖掘工作,從八月十四日上午開始進入機械化。
蒸汽機的汽笛的獨特聲響吸引來大量的士兵、工人,土坑周圍黑壓壓的站滿了人。大家睜大自己的藍色、綠色的眼睛,圍觀繩索將坑底的土拉上來。
經過一宿的拚命,有二百個戰士真的挖到太陽升起,他們因筋疲力儘正在帳篷內呼呼大睡。
士兵的努力取得優異成果,第一階梯已經按計劃完成,第二階梯也向下挖掘了足有三米。隻是繼續向下挖,麵對的都是些硬質腐泥,它們非常結實,塌方的風險小了很多,士兵也不得不更用力的揮舞稿斧,將土壤鑿出。
所謂木製的人力吊車,其吊臂根本就是個足有十五米廠的粗樹乾,雖是鬆樹,它足夠粗就足夠結實。經過突擊改造的吊臂伸向礦坑的第二階梯,末端吊著一根麻繩,現如今麻繩愣是捆著十多個籃子。
在蒸汽機加入工作前這是不可想象的,因為依靠人力的吊臂,必須依靠大量的人力才能拽起三四個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