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風雪中射擊二百米的標靶,楊明誌等人采取傳統的輕機槍操作術,也就是所謂不停的短點點射,通常一次就打出三發彈。
如此操作所得到的就是所謂槍械的戰鬥射速,軍區司令這位內行很容易看清這裡的門道,雖然尚未搬出dp機槍做出比較,它也清楚,彆列科夫將軍的輕機槍,它的戰鬥持續性絕對是極好的。他甚至可以斷定,蘇聯軍隊中並沒有哪一款製式輕機槍比當下演示的更為優秀。
強生非常清脆,軍區司令盯著楊明誌趴臥的背影,目睹起身上堆積的雪花,接著雙眼看著冒著水蒸氣的槍身,以及槍口不停歇噴出的黃色槍焰。
75發彈鼓,德軍的mg34也使用這類彈鼓,當然對於德軍的那種高射速機槍,如此彈容量著實太少了。相比而言,dp機槍的47發大彈盤,起彈容量是讓人滿意的。而其戰鬥射速的易控製性,更是為蘇軍士兵津津樂道。
現在看來,突擊步槍的輕機槍版將帶來重大改變。
相比於剛剛的射擊,新的射擊耗時足有兩分鐘。
所有試槍員腦補著戰鬥場麵,故而射擊也非常有節律性,就好似遠處被風雪遮蔽的,就是有著一群鬼鬼祟祟進攻的德軍士兵。
諸如謝苗諾夫,他射擊之時一言不發,然其感覺真是妙不可言。
新機槍太舒服了,先不論槍械的具體性能,僅僅是其人機體驗就是非常美妙的。簡而言之,他不停的射擊,身體沒有任何不適感,這在其他槍械上是難以體現的。謝苗諾夫有自己的想法,他相信舒服的感覺絕不僅僅來自於使用了中間威力彈,導致後坐力降低很多,最大原因就在於槍械本身。
彈鼓紛紛被打完最後一發子彈,雪花濺落在槍身上,瞬間化作一團蒸汽。
現在的謝苗諾夫隻覺得神清氣爽,他緩緩爬起身子,高興的長舒一口氣。
此時此刻,楊明誌也站起了身姿,蹦蹦跳跳將身上的積雪抖落。
難壓心中的興奮,謝苗諾夫管不了那麼多,這便湊近楊明誌:“將軍同誌,您的新槍真是太棒了。我現在……我感覺到一種難以明說的感覺,簡直渾身的骨頭都覺得舒服,就像是……就像是做過按摩似的。”
“哦?您很舒服?您的話也太誇張了。”
楊明誌有點莫名其妙,可謝苗諾夫這位試槍員的興奮就寫在臉上。
“該怎樣向您形容呢?將軍同誌,我使用過多款輕機槍,幾種重機槍也操作過。對比那些,還是您的輕機槍最讓我趕緊舒服。”
到了這兒,楊明誌算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就是所謂的符合人體工程學吧。”
“人體工程學”這一名詞用俄語怎麼說楊明誌不懂,隻怕當今還沒有這一明確概念呢!他就以“人體構造”和“工程學”兩個詞彙拚成一個詞,基本上詮釋出他的意思。
“人體工程學?啊!您是一位科學家,你說的這些詞彙,我……我完全不懂。”
“很快您就懂了。”楊明誌聳聳肩,詳細解釋了一下:“我的新槍比較迎合人體的構造,突擊步槍是如此,這款新型輕機槍也是如此。我要造的就是士兵專用的武器,我必須優先考慮士兵使用的感覺。一款優秀槍械,它的作戰性能要好,士兵操作也必須舒適。現在你們感覺如何?”
“感覺真是好極了!”謝苗諾夫興奮的說,其他人亦是同樣態度。
“還是不要高興的太早,我得看看75發子彈,我打中多少發。”
一開始,包括試槍員在內,大家不太看好風雪中打靶的成績,當士兵們扛著標靶回來時,大家也心情緊張。
開火時的槍身震顫對連發武器影響巨大,所以持續掃射十幾發,也就最初的幾發精確度很高。再者,子彈出膛後就開始受到地心引力、風阻、風便等各種障礙的影響,任何的子彈,超過一定距離,彈頭的彈道就難以估測了。
很顯然,鵝毛大雪下的試驗真實性值得商榷,軍區司令也給自己定了很低的底線。
偏偏如此,當靶子拿回來後,每一張靶紙上麵,單孔的數量明顯高於大家的預期,甚至比一百米標靶的單孔密度不相上下。
“哇!真的出乎我的意料!它真是精確。”因為讚許,軍區司令說話都家中音量。
“那麼,您……”楊明誌輕輕側過臉,看著軍區司令,“同誌,您覺得如何?是否滿意?”
沒有槍械出現卡殼,風雪給予槍身的障礙根本不存在,而射手也一直在采取短點點射的操作模式,二百米上靶率很高,看來絕不是什麼奇跡,就是槍械性能卓越,射手技能高超的緣由。
此時此刻的司令內心充滿了親自上手的渴望,他試探性的說:“也許,我的確應該上手試試。我要親自感受下。”
“好啊,明智的決定!不過,難道您不怕雪花汙染您的大衣嗎?”
“呸!身為軍人,怕臟就不臥倒了?那是小布爾喬亞思想,我是完全沒有的。再說了,西伯利亞的空氣澄澈透明,落下的雪花直接可以吃,積雪就如同遠方的貝加爾湖水那般純淨。”
某種意義上司令說得的確正確,西伯利亞這地界,上千年來一個樣子,不過新西伯利亞市周遭環境是否乾淨,楊明誌不敢恭維。城內的重工業工廠拚了老命在生產軍械,濃煙一直對空排放。或許,距離城市遠些的鄉村,那裡的確是個僻靜整潔的環境,就是有些過於原生態了。
司令很樂意親自上手,何樂不為呢?
楊明誌高興的說:“很好,在您扮演風雪中機槍手這一角色之前,我們先要把空了的彈鼓再度狀態。如何?您有親自裝填的想法嗎?”
“我親自上手?求之不得!好啊!我正想看看您的錐型彈鼓有何特殊之處。”
“我保證您會大吃一驚!”
帶來寒冷的風雪已經無所謂的,軍營了士兵突擊搭建了三間帆布大帳篷,暫且為遮風擋雨之所在。
所有試槍員抖乾淨積雪,紛紛帶著兵器鑽進帳篷。有的人隻是歇歇身子,再喝兩杯熱紅茶暖身子(酒是不讓喝的)。而楊明誌,他僅挑了兩名試槍員,鑽進軍區司令大帳篷,特彆得向幾位高級軍官講解如何裝填子彈。
桌案上,一個75發的彈鼓後蓋被輕鬆打開,思盞煤油燈的柔光下,其中的結構軍區司令看得可謂清清楚楚。
“這……這裡麵存在齒輪結構?”今日所見,司令可謂耳目一新。
“沒錯,就是齒輪結構,它也比較特殊。”楊明誌聳聳肩,當眾開始裝填演示。
作為熟練人士,楊明誌的動作就太嫻熟了。他抓起一把散碎的子彈,無所謂整齊與否直接放彈鼓內的槽位裡塞。要裝填75發子彈,他的表演僅僅用了一分鐘多一點。之後合上蓋子,掰著外側的扳手,給發條上滿了力量。
整個操作用了區區兩分鐘,速度快得驚人!的確,在楊明誌看來自己的速度就是非常快的。
那個未免的軍營大比武,給彈匣彈鼓壓子彈,可是關鍵性項目。感謝爹媽賜予的這雙靈巧又不缺力量的大手,使得自己迅速成了行家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