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的!我完全認同。”
“很好。接下來,要給這三個師提供新式裝備,將其打造成三支近衛284師那般的部隊,這就要求我們的軍工力量加大生產新式裝備。彆列科夫同誌!”
“到!”
“我聽說一件事。”斯大林炯炯有神的雙目瞪著楊明誌,這眼神就好似長輩苛責犯錯的小男孩,“新西伯利亞方麵已經在批量生產您研發的新式自動步槍?”
“是……”楊明誌猶豫了一下,他尋思著此事已經為斯大林完全知曉,還是誠懇的承認,“是的!很抱歉,我們並沒有得到您的批準。”
“不錯,這是你們的錯誤,我會找一個機會公開批評州長烏莫夫的武斷!這位同誌,剛剛擔任州長就開始肆意動用自己的權力,這是錯誤的。不過……他的目的終歸是為了衛國戰爭的勝利,客觀的說,他能早早的實現新式自動步槍的小批量量產,也是有益的舉動。”
楊明誌沒有反駁什麼,烏莫夫的先斬後奏行為固然有對天高皇帝遠事實的自我放縱,他的本意還是為了國家。然而行為的本質是錯誤的!
新西伯利亞作為當下非常重要的軍工產能基地,大量的鐵礦和煤炭都是貨運軍列從外地運來,以及上級的寶貴經費撥款。
每個月,各兵工廠獲得多少生產經費和原料,有關部門都做了基本定量和調劑的部分。
烏莫夫擅自對此做了一番更改,把寶貴的物資和經費用於量產一種未經軍械管理部門同意生產的新兵器,這是重大的原則性錯誤。
這件事它可大可小,楊明誌估計,如若自己的新武器未能得到斯大林的青睞,斯大林還知曉了這檔子事,定是要治罪烏莫夫的。
畢竟楊明誌很懂得軍工生產這套原則,一款武器定型並量產,很長時間它是不會有變化的。尤其是戰爭時期,如若要改變,也是許多工廠在統一要求下進行改變,豈能由著個彆工廠的性子胡來?
其實現在的斯大林知道烏莫夫在新西伯利亞偷著量產突擊步槍,它的產能是多少,斯大林真是一無所知,甚至於他也是聽了朱可夫的訴說才知曉此事。
現在,眼前的彆列科夫不可能不知曉此事。
斯大林依舊以苛責的態度問:“告訴我,彆列科夫同誌,你們在新西伯利亞打算生產多少支新式自動步槍?!”
估計是紙裡包不住火的楊明誌老實回答:“我們……我們打算先生產出五千支。”
“那麼你估計一下,你們現在生產多少支了?”
楊明誌掐指一算,自己登上前往莫斯科的火車到現在,已經過去足有十天。他完全不懷疑新西伯利亞市內的那幾個兵工廠的產能,即便是小規模生產,十天之內拿出五百支基礎版的突擊步槍,應該是沒問題的。
楊明誌乾脆這麼說:“我估計應該有五百支,這裡固然有冒險主義的錯誤,州長烏莫夫也有他的現實想法。”
“哦?那是什麼想法?”
“他……他希望給新西伯利亞招募的新兵,全都裝備我發明的新式步槍。因為那些派遣到斯大林方麵軍的西伯利亞軍隊,他們參與作戰後總是傷亡很大。他覺得新式的武器可以減少士兵的傷亡率,故而做了冒險的決定。”
“原來是這樣,即便如此他也是有錯的,念在他一心為了我們的國家,這一問題先放在一邊。現在,我們必須談明白現實問題。”
“是!”楊明誌洗耳恭聽。
斯大林的確提到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通過裝備新式武器來減少士兵的傷亡。他在近衛284師的身上看到了這種理論的實踐意義,彆列科夫,他就是依靠拚命提高步兵的戰鬥火力,以區區一個步兵師就敢和敵人多個師戰鬥。
“那三個步兵師要全麵換裝,他們是整編的師,總兵力將高達三萬五千人!針對一般的步兵師同時裝備莫辛納甘和衝鋒槍的情況,在新的師裡不適用,所以,我覺得在戰役發起前,這三支步兵師必須裝備三萬支突擊步槍。距離戰役發起還有最多七周時間,我們必須在七周之內,完成它們的列裝!
彆列科夫同誌,您怎麼看?如果我下令新西伯利亞開始量產,您估計,當地多長時間能產出這三萬支槍?”
“這……我……”
正當楊明誌猶豫不決的時候,斯大林猛的一拍桌子,爽快的說:“新西伯利亞有壓力?壓力的可以克服的。當地生產衝鋒槍和步槍彈工廠立刻停工,生產新式突擊步槍,以及您所謂的班用機槍。”
“但是!”楊明誌感慨接話:“突然間改變生產的產品,各工廠要進行必要的調整,這需要時間,我非常擔心……”
“您擔心不能短時間完成三萬支?我看不礙事,圖紙已經運到莫斯科,接下來分發到圖拉、喀山、弗拉基米爾或是彼爾姆,當地的兵工廠參與生產。許多工廠參與生產,三萬支不是問題。”
說到此,斯大林又捏著下巴想了想,“也不應該僅僅如此,我們還需要大規模的裝備您研發的火箭炮。目前,隻有新西伯利亞一個工廠在生產那種火箭炮,嗯,綽號叫什麼?”
“叫做鯰魚。”楊明誌指證說。
斯大林聳聳肩:“一個奇怪的名字,作戰性能倒是很不錯。這樣吧,工廠從一個擴充到三個,未來一個月,他們就專門給那三個步兵師供應新式火箭炮。
正好!彆列科夫同誌,給您配屬的兩個工廠即將投入生產,乾脆這樣,兩個工廠,一個生產您的新式步槍,一個就生產您的火箭炮。對!就是這樣,這是一道命令,您必須施行!”
斯大林的這個要求來的正是時候,一步槍一個火箭炮,斯大林親自說出來,也省著自己提出等候對方的批準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