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幾乎戰鬥力的部隊,如今已經在恢複兵力。
因為沼澤地有糧食!
如今德軍已經沒有意願再發動大規模圍剿,得此良機遊擊共和國在薩林奇金的主持下,開始大規模派遣“遊擊小隊”,進行遠距離滲透作戰。
除了襲擊德占村莊的偽軍和德軍哨所,也在遷移村莊居民。
非常時期,薩林奇金使用了斷然措施,甚至是殘酷手段。
當下的淪陷區人民,那些第一時間抗爭的人們往往已經加入遊擊隊,剩下的多少老弱。
他們被德軍監控,被大規模的搜刮,每個人掙紮在餓死的邊緣。
許多人甚至缺乏逃跑的力氣。
薩林奇金就是要和德軍搶人,他需要大量的人口恢複遊擊共和國的綜合實力。戰役時期女人們的表現,令他對上萬名巾幗英雄驚喜。
足夠年輕的女人們,經過一番訓練一樣可以成為能打硬仗的戰士。
超過五十支“遊擊小隊”肩負起“解救人民”的重任。
他們被派遣出去,主動襲擊小型德占村莊,接著處決投敵的叛徒,擊斃德軍駐軍,接著強製遷移村民。
那些不願意走的,在警告無效後就當做叛徒處決。
不過他們幾乎沒有真的槍斃不願意走的人,也沒有哪個村民那麼不開眼。
當然薩林奇金也給那些村民以許諾。
逃進遊擊共和國,即能吃到大量的土豆,每人每天可以吃到不少於三公斤的土豆,即便孩子也是如此。
這是何等的誘惑!是生存的誘惑。
縱觀整個九月份,烏克蘭的契爾尼戈夫地區到東方的平斯克地區,超過三十個村莊在發生戰鬥後,村民們突然消失得乾乾淨淨。
一個月的時間,遊擊共和國淨人口愣是增加了六千人。其中民兵增加了二千多人。
但是即便如此,遊擊共和國的人口還是不如六月低戰役發動時的七萬於人。最糟心的還是作戰兵力,遊擊共和國並不缺乏最基本的輕武器,然後就是算上那些剛剛開始接收訓練的新晉女兵,兵力才恢複到三萬人。
注意,這裡最有作戰經驗的老兵,兵力還不到一萬人遊擊共和國的實力達到了一個相當糟糕的低點,不過他們的實力正在日漸回複,不是麼。
一切都將好起來,楊明誌對此充滿信心。
何況傘兵234旅的那近兩千名援軍,帶著各類裝備完成了空降。
遊擊共和國至少能組織其“前線式兵力”的步兵師,而且戰鬥力肯定比白俄羅斯當地的那些二線三線德軍的戰鬥力強,更是遠勝於混飯吃為主要目的的偽軍。
蘇軍主力要收複普裡佩特沼澤,收複這個地方也就意味著解放基輔。
要實現這一目標,蘇軍還需付出巨大的努力,付出巨量的犧牲。
而眼前的問題,莫過於給予北部德軍一記重創,蘇軍最好真的能攻占並守住斯摩棱斯克,並一鼓作氣吃掉整個德軍第九集團軍。
目前,蘇軍要達成這一戰略目標楊明誌是有信心的,而他這番要在彼爾姆中途下車,意義也變得非常重要。
要和娜塔莎見上一麵,送給她一些女孩子喜愛的禮物,這算是個人私事。
和三個老部下好好聊聊才是重頭戲。
十月八日,楊明誌在莫斯科的喀山火車站登上專列。
所謂專列,它實際就隻有五節車廂,其核心的豪華車廂就住著以楊明誌為首的幾人。根據擬定的行程計劃,專列將在十月十一日上午抵達彼爾姆火車站,戰列於此停留一天,次日中午之前再度發車。
繁忙的火車站籠罩在蒸汽和積雪中,坐在車廂內的楊明誌透過玻璃窗,一種奇妙的感覺衝擊著他的心靈,仿佛自己存在於一個蒸汽朋克的世界。
裝潢很好的豪華車廂內,年輕的多布洛夫和卡拉什尼科夫相向而坐,兩個年級相仿的才子聊著對未來的暢想。
楊明誌沒有介入他們的話題,他就托著自己的下巴,看著窗外忙碌的人,內心裡若有所思。
他的耳朵一直靈敏,隻聽得那兩個年輕人專心致誌聊著槍械的前景。
“嗬嗬,輕武器永遠隻能帶來戰術優勢。軍隊需要的是重型裝備,它們的數量不斷堆疊達成質變,它們就可左右戰爭進程。”
楊明誌的心裡盤算著見到老部下說些什麼,當然他還肩負著新式武器生產的重擔。
不過就目前這一情況,自己把年輕的卡拉什尼科夫招攬到自己麾下,雖然隻能留住他最多半年這就足夠了。
一個工廠全力生產突擊步槍和該槍族的各種槍械,卡拉什尼科夫做這個技術總監兼生產監督定是沒問題。
而多布洛夫,這個年輕人就在另一個工廠,監督生產單兵重武器。
突然間,列車一陣顫動,緊接著,窗外的世界慢慢向後移動,前往彼爾姆的旅程正式開始。
已經快是十月中旬,俄羅斯的夜幕降臨得越來越早。
吃過了晚餐的一行人,頗為正常的召開起餐後的座談會。
楊明誌背靠著車床坐於以軟皮木凳,他翹著二郎腿,聽著年輕的卡拉什尼科夫的種種聞訊。
卡氏的提問一直無出其右——關於我們生產怎樣的槍支。
由於自身的組織關係已經突擊轉移到新西伯利亞,卡氏的確沒了後顧之憂,他成為“普裡皮亞季武器設計局”的一員,到了月底即可領到科學院發放的津貼,食宿方麵亦由科學院解決。
畢竟年輕的卡氏已經零距離見到了斯大林,因為年邁的費德洛夫的推薦,以及楊明誌在斯大林麵前的美言,卡氏的地位立刻得到提升。
卡氏本是來自偏遠地區的槍械設計師,如今身上還落下戰傷。他有科研上的一定成就,就是地方上能給予他的待遇很是有限,原本他的身份就是普通的技術工人,是機緣巧合讓他投身於槍械設計,亦是機緣巧合讓他拜了費德洛夫為師。
如今的卡氏中將要去軍事高等院校深造,在那之前,他將在蘇聯科學院工作半年,並獲得了學士學位,這就完全相當於大學畢業生。
如此一來,當前卡氏的待遇和多布洛夫就完全一樣了。
卡氏也很有自知之明,他非常的年輕,因家庭原因他未能考入大學,不曾想卻因為麵見領袖的契機,得到了隻有大學畢業生才能得到的學位。幸福來的非常突然,而經曆過真正戰場並負傷的他更是清楚領袖為何要給予這一恩惠。
都是為了國家!一個顯而易見的人才能給予國家重大幫助!
在莫斯科大飯店和設計局局長彆列科夫聊了數個小時,卡氏萌生了大膽的想法。
現在他又與楊明誌聊了起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