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誌還有些彆的想法,他對李森科建議:“尊敬的院長同誌,也許我們可以嘗試一下溫室栽培。嗯……就是搭建一個溫室,鎖住陽光的熱量,縱使戶外是嚴冬,溫室內依舊是溫暖的。這樣,我相信農作物會持續生長。”
“您……您說的是在溫室裡種麥子?”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可以在溫室裡模擬春夏,無所謂戶外的寒冬。我相信我們有這種技術實力。”楊明誌自信的說。
楊明誌話著實讓李森科怦然心動,一切就在於“溫室大棚”上。
溫室大棚在本時空並非什麼新鮮物,荷蘭人早在十八世紀就開始搭建現代意義上的“溫室大棚”。
與其說那是“溫室大棚”,不如說就是玻璃房子。
李森科驚喜歸驚喜,他讚譽了楊明誌在農業上有見地後,就說明自己對於“溫室大棚”的擔心。
“現在我們搭建大量玻璃房子,它的成本實在太高了,僅僅是加工玻璃這一項就很成問題。即便我們建成一兩座,它能有多大麵積了,我們消耗了大量人力物資搭建起來的大棚,它能增產多少糧食?我聽聞荷蘭人做過這個,他們用來培育花卉。”
楊明誌一怔:“嗯?為何的玻璃房子?我還以為磚牆堆泥土,使用塑料薄膜取代玻璃的那種溫室。我其實並不覺得這會耗費多少錢。”
“什麼?磚牆和泥土,還有什麼塑料?”李森科瞪大了雙眼,他感受的麵孔乍一看就像是有著皮囊包裹的骷髏,犀利的眼光搞得整個人有些嚇人。
楊明誌已經無所謂了,他更是吃驚於李森科的態度,“怎麼?您覺得很奇怪。”
“您說的塑料薄膜,那是什麼?”
這裡楊明誌用了兩個詞,就是把俄語的“塑料”和“膜狀物”合並在一起,也難怪李森科聽著迷糊。
楊明誌這便好生解釋一下,即“塑料薄膜”就是石油化工的副產品之一,其實就是成薄膜狀的聚乙烯,順帶又解釋一番。
即便如此,李森科還是覺得這一想法匪夷所思。
“彆列科夫將軍,難道您覺得這種方法可行?您就打算用一堆石塊、泥土和分離自石油的乙烯,做成所謂的溫室?這可行嗎?”
“嘿!不試試怎麼能行呢?您覺得這很耗費資金嗎?我想您不會這麼覺得吧。”楊明誌道。
楊明誌所了解的“塑料大棚”就是“中國式的塑料大棚”。要論對實用主義的推崇,中國人在這方麵比俄國人還要多一種本事——精細化操作。
習慣精耕細作的中國人,在屈辱時代結束不久,就開始自行研發出廉價的溫室。黏土磚和泥土就是最低廉的高效能隔熱保溫材料。至於生產聚乙烯薄膜,隻要有石油,奮力出聚乙烯的工藝就不複雜,加工成薄膜亦是不複雜。
“我想我們的化工部門既然能夠生產塑料製品了,生產一些單純的透明乙烯薄膜,這很困難麼?就像是做蠟燭的石蠟,它們都是石油化工的額外產品,恐怕它們的作用也非常有限。透明的薄膜完全能夠取代玻璃,恐怕我們的盟友美國已經開始這麼做了。”
李森科畢竟是蘇聯科學院的院長,他在農業的學術造詣固然不怎樣,他至少要懂得當代世界的農業科技發展前沿之脈絡。
然而李森科仔細思考一下,他的確知道美國人、荷蘭人搞起了溫室大棚,美國人用來培育一些特彆的農作物,荷蘭人則主要是培育花卉的球莖。
把玻璃完全用石油化工的副產品之乙稀薄膜取代,並且製造出巨大的溫室,用它來種植麥子,實在是聞所未聞。
李森科想不到有哪個國家搞過這樣的農業生產案例,莫非這就是彆列科夫的一種未經證實有效的奇思妙想?
單純從理論上來看,堆砌厚實的土牆,並搭建一個框架,頂棚完全由乙烯薄膜覆蓋,它的保溫性能應該沒問題。
李森科這個人,他並非是拒絕新事物,而是新的科學理論不能和自己的理念衝突。他管不得國外的那幫人,蘇聯國內的哪個生物學家敢質疑自己,大棒子就砸過去。
現在,他短暫思考後,絲毫不覺得楊明誌的想法荒唐與不可行,而是有著大大的可操作性。
李森科內心愈發躁動起來,明麵上還是繃著一張老臉,嚴肅的說:“不!彆列科夫將軍,那些資本主義國家的農民沒有這樣的操作。他們還是搭建玻璃房做溫室,生產的幾乎都是花卉。我知道您是意思是,搭建一些特彆廉價的溫室,用來長期生產糧食。您確定這可行嗎?”
“哦?難道西方沒有這種技術?”楊明誌驚訝的問。
“我是這方麵的專家,您的提議我也是第一次聽明白。”
“哇!是嗎?也許我們應該發展這項技術,它將體現我們蘇維埃製度的優越。當然,非常現實的結果是,它將給予我們脆弱的後勤更多的糧食供應。”
“那麼您想怎麼操作呢?”
“我……”
“您先稍等一下。”說著,李森科連忙從大衣裡拿出筆記本和鋼筆,“您說吧,我會如實記錄下來。”
嗬嗬,氣氛變得非常微妙,楊明誌突然覺得自己成了老師,李森科這個被批為剛愎自用的人,居然也虛心下來做學生?
楊明誌故意擺出非常謙恭的態度:“好吧,以下都是我幼稚的意見。泥土的保溫性很不錯,我們用它搭建牆壁。
房屋的頂層覆蓋聚乙烯薄膜,為了保溫性我們必須多覆蓋幾層。
它的頂層還需要設置遮光布,從而對光照時間進行調節。
它需要頂部排水係統和通風係統,從而避免內澇和調節室內溫度。
它還需要人工加溫係統,可以直接用我們的集中供暖係統。
還包括溫室的地下,我們還要設置保溫層。”
楊明誌羅列出這些要點,他本人並不懂得該如何製作中國意義上的傳統塑料大棚,他就從自己的理解,把這些必要元素羅列出來。本來嘛,中國式塑料大棚技術誕生,基本就是因為國外有人提出了這種理念,中國人根據這套理念找到合適的材料,經過一段時間摸索,技術從而愈發的成熟,最後乾脆成了一個體係。
但它最初的原理並不複雜,於當今的蘇聯,沒有任何的時代局限性。
甚至於那個位麵的中國可以在五十年代掌握乙烯吹膜技術,很大程度也有蘇聯“156工程”的技術支持。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