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它們就是這個數量,而且每一台車床都已經組成班組,每一名組長都是有機加工經驗的。”
“哦?這也是真的?!”
“是真的。”
“哎呀,我真該謝謝您了。”
“不!”安德烈諾夫趕緊搖搖頭,指證說,“您還是感謝尊敬的州長同誌吧!是他親自督導這件事的。”
楊明誌再看看烏莫夫,他能感覺到這個中年人眉宇間流露出一絲不悅的情緒。
楊明誌趕緊謝謝道:“烏莫夫同誌,我真是想不到,您居然能為我的工廠做出這麼多。”
“所以,您現在是滿意我給您找到一堆二手車床?”
“當然!當然……我想它們都是最優秀的。”
“它們當然是最優秀的,至少也是我們偉大的聯盟最優秀的……”
烏莫夫的這幾乎有一種耐人尋味的意思,實際上按照烏莫夫心裡想的,他並不是很滿意這些車床。
其實烏莫夫並沒有機加工的經驗,他是務實的人,至少很清楚的意識到蘇聯的工業能力與美國的巨大差距。
時至今日,在美國的援助貨物清單中,機床赫然在列!
關於彆列科夫需要大量車床這件事,烏莫夫的確非常上心。他派出了自己最信賴的一批部下,去統籌采購事宜。那些人是非常專業的,所以任務在肩頭,他們也希望得到最好的車床。
結果經過一番波折,烏莫夫非常遺憾沒有得到批準,即獲得阿爾漢格爾斯克靠岸登陸的美國車床。
那些車床有什麼優勢之處呢?在下屬回來後的報告中,文件明確之處,所有運抵聯盟的美國貨,它們首先都是電動的,也能完全使用蘇聯的工業生產電壓。
除此外,其內部增加了液壓控製和電磁控製的機構,使得操作更加安全與順暢。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也是報告文件上特彆表明的,美國運來的那些車床,標識牌上,所有的加工精度公差都已經達到了±0.01毫米。
蘇聯有這樣加工精度的車床嗎?當然有,就是其數量太少了。
蘇聯現有的車床中,大多數的加工精度的公差能保證在±0.05毫米。不過還是有相當數量的蘇聯自產車床,精度公差居然隻能控製在±0.1毫米。
似乎蘇聯的機加工能力公差可以比美國差了十倍,但這並不妨礙蘇聯的軍事產能大爆發。
一些工廠生產的莫辛納甘,拉栓過於費勁的原因,就在槍機組件的公差控製不好。它倒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戰士依舊能夠拉栓,或是用粗砂紙反複打磨以消除掉公差問題。
用大量較低精度的車床生產出來的武器依舊可以用,其產能才是當局最看重的。
蘇聯的軍工生產部門需要拿出更多的各類武器,它們可以有諸多的缺陷,隻要不是根本性缺陷那就是可以克服的問題。
但是楊明誌完全是出於職業思維,首先想到的武器的精度!
他沒有把自己的擔憂情緒告知烏莫夫,既然都已經到了,自己又沒得選,那就好好看看上級配發給自己的一堆“工業之母”吧。
楊明誌瞄準了一台車床,他看了幾眼這個班組,著重注意了一下一個一臉絡腮胡的年長者,看起穿著勞動背帶褲的形象,隻怕此人是工作了一輩子的老車工。就是絡腮胡子的形象也太斯大林風格了,就是對於車工,胡子的存在簡直是潛在的致命傷。
再看看車床吧!
這台臥式車床的樣貌不出楊明誌的預料,僅從外形來看,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
哪怕時代再變化,臥式車床的基本結構是不變的,楊明誌相信,自其誕生到之後的二百年內,基本結構就是這樣固定的。
如果有變化,那就是驅動方式的變化。
終究就是三角卡盤夾住一個工件後瘋狂旋轉,車刀被給予或快或慢的進給力,以不同的角度車削加工,將其削成不同形狀。所以它生產什麼東西最快,楊明誌估計當屬炮彈彈胚了。
看到它,楊明誌滿意的長舒一口氣:“是個好機器,比起我們在沼澤地的那堆沙俄時代遺留物資真是太好了。那些老古董還是蒸汽機動力了,瞧瞧這些,完全都是電力。”
楊明誌是在向烏莫夫表達自己的滿意,這番話頃刻間引得那位絡腮胡子老者強烈的共鳴。
老者發話了,他先是自稱叫伊萬諾夫,緊接著說起自己的往事:“您就是彆列科夫同誌?我在報紙上看過您的相片,今日一看果然是您。您說的那些蒸汽車床,那是我年輕時操作的。在沙皇還在的時候,我就是槍炮廠的工人。革命發生的時候我參加了布爾什維克,如今我還沒有死,我至少能教會孩子們如何操作機器……”
一個老者說說自己的輝煌過去,楊明誌很樂意洗耳恭聽。
為什麼不呢?以後自己就需要仰仗這些經驗豐富的寶貝人才,如果他們真的在家呆著不是今天的複出,如此多的機器豈能全部運轉?
老人的故事講完了,楊明誌禮貌的回了一記軍禮。
老人的身子因為衰老已經有些佝僂,即便如此他還是伸出右手,回敬了一記軍禮。
烏莫夫純粹是擔憂楊明誌有不滿情緒,便說:“彆列科夫同誌,我們現在必須需要這些退休老同誌的力量。我很抱歉,我不能給您湊齊全部的經驗豐富的工人。”
“他們訓練一番就可以勝任了,何況我將親自監督他們生產,我也將親自作為老師!唉,暫且不提此事,我要先看看這些車床的銘牌!但願它讓我滿意。”
“嘿嘿,要是這個廠子的產品還不能讓您滿意,那我就無話可說了。”烏莫夫耐人尋味的說。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