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高德事件過了僅僅過了半年之後,楊堅表麵上不在意此事,暗地裡,卻調任楊勇為洛陽總管。”
“名義上是為了防止山東之地發生動亂,實則卻是將他暫時調離中樞之地,雖無明確廢太子之意,但卻能從中感受到深深的警示之意。”
“隨後僅僅過了四天,楊堅則是趁著外鎮諸王皆需進京述職的機會,詔令藩們王回朝。”
“並在兩個月後的十月份,便提拔楊廣為雍州總管,並把與太子楊勇交好的司空楊雄,尚書右仆射高熲一起,任命為楊廣的州都督。”
“如此明顯的調任,明眼人都能看出,楊堅這是已經對太子起了疑心。並且開始變相的,在拆散太子楊勇身邊的勢力了。”
“而另一邊,與楊勇勢力遭到削弱相比,晉王楊廣的勢力,卻是更進一步,得到了提升。同時也意味著,他在楊堅心中的分量,也跟著變得越來越重。”
說完了事情的本身經過之後。
秦明緊跟著也在腦海裡思考,此事究竟是誰所指使的。
在他看來,太子楊勇不可能做出這種愚蠢的事。
晉王楊廣雖然彼時受寵,並且是最後的直接受益者。但彼時的他,也不太可能,是整件事的幕後主使者。
在秦明看來,整個高德事件很可能是一場釣魚執法,真正的幕後主使者隻有一個。
那就是楊堅本人。
他想借著高德事件為導火索,削減太子楊勇身邊的勢力,以達到自己加強皇權的同時,並為改立楊廣為太子打好基礎。
…………
漢朝。
初年。
東宮太子府內。
劉盈在聽完秦明的講述後,在看看天幕上最後的受益人是誰。
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一係列事件背後的主使者,定然是晉王楊廣無疑。
“很明顯,從這最後的受益人來看,這個名叫高德的人,上書楊堅退位的事件背後,出謀劃策的人,一定是晉王楊廣。”
“因為隻有他,才會這麼想處心積慮的扳倒太子。”
“反倒是楊勇,他已是東宮太子,隻要不出錯,即便楊堅再不喜歡他,從法理上也不可能輕易將他廢掉。”
“更何況,以楊勇之前的表現來看,他明顯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做出這種給政敵留有把柄的蠢事。”
同為太子,劉盈一下子就點出了事情的關鍵。
高德上書一事,不可能是楊勇所為。
他其實是被晉王給誣陷的。
同一時間,未央宮大殿外,劉邦也說出了和劉盈同樣的見解。
這時,隻聽得群臣中,陳平說道“依臣之見,高德上書一事,固然幕後主使很有可能是楊廣的無疑。”
“但真正做出決斷的,卻是楊堅這個最後拍板的人。”
“換句話說,隻要楊堅認為幕後主使是太子楊勇,那即便楊勇真的是清白的,也洗不清楊堅對他早已生出的猜疑之心。”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高德上書背後的主使者,既不是太子楊勇,也不是晉王楊廣,而恰恰就是楊堅本人。”
這也就是所謂的釣魚執法。
楊堅明擺著在給太子楊勇下套。
還是光明正大誣陷的那種,即便是楊勇真的知道了這一切的幕後主使是楊堅。
他也不敢說老爹的半句不是。
隻能把牙齒打碎了,往肚子咽,暗暗吃下這個悶虧。
另一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