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舍人徐師謨建議道“殿下去則死矣,不若再次起兵,占據長安,可圖大事也。”
顯然,他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而另一派主和的太子詹事主簿趙弘智則道“不然,今太子舉事未成,陛下所震怒者,乃是有人誣告殿下聯合劉文乾將要反也。”
“殿下可前去向陛下說明,此事乃秦王一手構陷,依照陛下多疑的性格,他定然會暗中使人詳查。如此,秦王此前誣陷殿下謀反一事,則不攻自破矣!”
果然,李建成聽從後者的建議,立即起身去仁智宮複命。
李淵見到李建成後,果然問他為何要謀反。
李建成便將秦王構陷自己謀反一事,通通添油加醋一通,說給了高祖李淵聽。
與此同時的其他位麵。
眾人看到天幕上李建成的這番操作。
立即明白了李建成的意圖是什麼。
大漢初年。
劉邦見狀說道“李建成好一番禍水東引,將自己之所以造反的鍋,全都甩到了李世民身上。”
“本來李世民之前,就曾有過誣陷太子謀反的嫌疑,如此一來,更是清洗不掉。太子的性命不管怎麼說,總算是保住了。”
果不其然,李淵在聽完李建成的控訴之後想,心中雖然對這個兒子的話驚疑不定。
但是卻沒有對李建成下手,而是將他控製起來,並派人去找人楊文乾前來問話。
隻是才沒過多久,楊文乾就死了。
這下子等於死無對證。
即便有人控訴太子想要謀反,但太子李建成在聽到被人說明謀反的第一時間就來請罪,認罪的態度也足夠誠懇。
他怎麼可能會謀反?
李淵又一次動搖了自己內心想要廢黜大郎的想法。
並且,他很快就去查有關於太子謀反事件的前因後果。
然後,他就得到了一個震驚的答案。
太子之所以會走到想要起兵謀反的地步,竟是秦王和秦王府的人聯手所逼的。
再想到李世民之前在自己麵前恭順的態度。
自己還想著等二郎平定楊文乾回來,就改立他為太子,李淵就覺得自己內心一陣發寒。
他差點因為相信二郎對大郎的構陷。
害了大郎。
於是神奇的一幕緊接著出現了。
當李世民帶領著平叛大軍回來時,他又一次食言了。
選擇無視對李世民的承諾。
秦明“自古以來,關於李建成為何要在名正言順的優勢下起兵造反一事,自古以來,史家都眾紛紜不斷。”
“而最為令人難以理解的,更是李淵在李世民平定楊文乾之亂後的態度,他又一次選擇了袒護李建成,食言了對李世民的領承諾。”
“所以也因此導致後世許多人認為,李世民之所以後來玄武門之變殺兄逼父,楊文乾事件李淵沒能兌現承諾就是導火索。”
“對此,我隻能說,這是原因之一,但卻不是全部的原因。楊文乾事件之所以迷霧重重,以及李淵為何要偏袒李建成的背後,其實從始至終,都是一個陰謀。”
“而這個陰謀最初則是由秦王李世民所一手炮製的,隻是後來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成功了以後,成為皇帝的他,隱去了其中他和秦王府眾人所炮製的這個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