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人才稀缺,不能錯過!
“莫非蘇先生對我很了解嗎?”韋理有些驚訝地說道。
“當然,韋主席的事跡,我還是聽說過了,在香江的商界,你可是被商界許多大佬稱為“公司醫生”,由此可見,你的實力是大家公認的。”蘇城笑道。
聽到蘇城的話,韋理表麵雖然沒什麼變化,實際上內心還是非常開心的。
1932年出生的韋理,如今也不過是隻有46歲,正值中年。
“正好蘇先生和張先生第一次來我們和記黃埔總部,那我便帶你們參觀一下我們的總部大廈吧。”韋理站起來,主動說道。
“那就麻煩韋主席了。”蘇城點了點頭,他也想了解一下如今的和記黃埔。
兩人跟著韋理,從大廈的5樓開始,參觀起集團的主要部門。
一路上,許多員工都好奇地看著自家boos帶著兩位華人一邊參觀一邊介紹,頓時大概就知道兩人的身份了。
和記黃埔作為英資企業,裡麵的員工絕大部分都是以洋人為主,在以華人為主的香江,這裡的華人員工反而不多。
“不愧是能夠當和記黃埔大股東的人,蘇先生大才,實際上,我在去年便想將海港工程出售了,可惜的是,董事會上,彙灃銀行並不支持我這個決策,隻因海港工程是和記黃埔旗下八大上市公司之一。”韋理有些無奈地說道,同時看蘇城的眼神也開始變了,變得驚訝起來了。
而那時候,韋理隻可能有兩個選擇,要麼辭職,要麼就留下來繼續管理和記黃埔。
想要征服他,就不能被他小看。
實際上,就在剛剛,他已經找小艾了解過韋理的資料了。
“韋主席,在來之前,我也了解過了和記黃埔的一些情況,在你的管理下,和記黃埔的確變化很大,由一家嚴重虧損的企業到如今一年能夠數億港幣,但是我覺得,和記黃埔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蘇城笑道。
雖然蘇城知道,在另外的平行世界中,被李加誠掌控的和記黃埔,有著數位非常不錯的高管,其中又以馬世明、霍健寧兩人最為出名。
這個年代,想找出擁有這種管理經驗的華人高管,實在是太難了,楊朝業那可以說純屬是意外之喜。
“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韋理點頭說道。
這,真的是一位實實在在的商業奇才,他幾乎沒有失敗的戰績。
1951年,年僅19歲的韋理來到了大馬,在一家汽車經銷公司任職,並且從工程師一路升職為經理。
“韋主席請放心,和記黃埔的事情,我會在董事會上完全支持你,海港工程的出售工作,你放心去做。”蘇城笑道。
雖然韋理說得非常簡單,但是蘇城知道,這些可不是一般職業經理人能夠做得到的,所以,這位和記黃埔目前的大班,是位少有的人才。
所以,韋理是一個管理和記黃埔非常好的選擇。
這些,自然是小艾跟他說的。
“蘇先生,以你之見,和記黃埔目前還有什麼要整改的嗎?”韋理突然問起蘇城。
但實際上,霍健寧如今還是個年輕人,根本沒有什麼管理經驗。
他不僅僅有能力,有足夠的經驗,更是已經管理了和記黃埔三年,這三年來和記黃埔的變化,大家有目共睹。
這也是為何在1975年的時候韋理會被沈弼邀請到和記國際的原因。
早年的韋理,和光頭強一個職業,隻是一名伐木工人。
他心中突然有了將韋理收為己用的想法。
“和記集團實際上原本屬下一共擁有315家公司,但大部分都處於虧損狀態,其中最嚴重的是印尼和新嘉坡的投資,其它大部分海外公司情況也都欠佳,所以在我上任之後,便將許多虧損的子公司解散或者出售了,最後隻剩下180家子公司,這讓和記集團很快就有了喘氣的時間,之後我再增持屈臣氏和黃埔船塢這兩家優質公司的股權,使這兩家聯營公司轉化為和記集團的附屬公司,後來,我和記集團與黃埔船塢合並,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和記黃埔集團。”
“噢?蘇先生有何高見?”韋理好奇地問道。
不過,目前暫時不急,蘇城需要暗中繼續增持和記黃埔的股票,直到75的股權時,他就會選擇公布出來。
一路上,韋理一邊帶著蘇城兩人參觀,一邊簡單介紹起和記黃埔這兩三年的曆史。
現在唯一的難處就是,應該如何說服他。
人才稀缺,像韋理這樣的人才,不能輕易錯過。
“和記黃埔應該將連年虧損的海港工程出售,這樣的話,和黃的業績將會進一步得到改善,利潤也能夠大幅度提高。”蘇城指出了其中的關鍵。
1964年,韋理應邀前來香江,主持夏巴汽車公司,3年後將該公司發展成龐大企業集團。
蘇城前世那個世界,在李加誠入主和記黃埔之後,便將海港工程出售了,而結果便是和記黃埔很快便由年利潤4.11億港元增高到了11.67億港元,由此可見,海港工程消耗了和記黃埔多少資金!
而馬世明,目前還在怡和洋行工作呢。
divcass=”ntentadv”作為一手弄出九龍倉收購案的人,怡和對他的態度肯定好不到哪裡去,想將同為洋人的馬世明收入囊中,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天元公司收購和記黃埔的股票這件事在香江鬨得那是沸沸揚揚的,他們作為公司的員工,自然是非常了解。
1973年,韋理再次應邀接管快要破產的信昌企業,很快便將該公司轉虧為盈。
他的職業生涯不複雜,卻非常的驚豔,也因此,韋理開始在香江企業界嶄露頭角,成為“企業奇才”。
等他正式向世人宣布,徹底入主和記黃埔的時候,和記黃埔肯定需要一位能力非常強的高管。
韋理之所以如此積極提高和記黃埔的利潤,自然也和他簽約的合同有關。
韋理在當初加入和記國際董事局的時候,和和記國際簽訂了一份入職合同,除了擁有固定的底薪之外,還訂明了一旦和記恢複盈利,韋理可享受和記國際2.5的純利,這點也是他為何如此努力管理好和記黃埔的原因。
能者多得,這點,蘇城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畢竟人家打工可不是為了義務,沒有報酬的付出,世間可沒多少這種大善人。
求月票,求推薦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