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尤得這位總督,蘇城與他們談妥了出售怡和集團的事宜。
對於怡和集團這家公司,他並沒有過得的占有欲。
能賣200億港元,實屬讓他大賺了。
沒有了置地集團的怡和集團,價值本身就已經大打折扣。
能賺兩百億港元,反倒是令蘇城都沒有想到。
這些英國人居然這麼慷慨地給他送這麼多錢,難得,實在是太難得了!
於是,三天之後,蘇城與這些英資代表們,在怡和集團總部簽署了一份股份轉讓合同。
這49.9的股份,最終由足足三十多位英資財團組成的收購團隊拿下。
他們組成了一個臨時性的收購財團,資金已經集齊了。
他們如何分股份,蘇城管不了那麼多,他隻要拿下怡和集團的那200億港元,就足夠了。
於是,將股份賣給他們之後,蘇城也收到了200億港元的資金。
隨後,英資財團們很快便召開了一場轟動香江的新聞發布會。
他們用200億港元,成功奪回了英資大行怡和集團的控股權,奪回了英資財團最後的榮耀。
然而,市民們關心的重點卻沒有放在怡和集團回到英資財團手中,而是關心那兩百億港元!
兩百億啊,這是一個多麼誇張的數字,哪怕是他們,都無法想象,這絕對是香江有史以來成交額最大的一筆交易了。
此前的九龍倉,成交最終也不過是幾十億港元而已。
如今,怡和僅僅49.9的股份,成交價200億港元,創造了曆史啊!
馬世明這位擔任了怡和集團執行董事才沒多長時間,又隻能下台了。
不過,蘇城早已經對他有了安排,那就是擔任置地集團執行董事。
相比怡和集團,置地集團雖然看似乎沒有那麼多元化,可實力卻是完全不遜色於怡和集團。
甚至在蘇城看來,怡和集團的前景一眼看得到,置地集團的前景,卻隨著香江樓市的複蘇,會不斷上漲,市值超越怡和集團,不用多長時間,未來甚至能夠與怡和集團拉開距離。
這一筆交易,影響力甚至影響到全世界去。
漂亮國、東瀛等國家的商業報紙紛紛轉載報道。
200億港元啊,這一筆資金,令人難以想象。
甚至有媒體將這一筆交易稱之為世紀交易!
英國那邊,媒體們都膨脹了,他們認為這是英資財團在香江衰落之後的崛起象征。
此前半年,許多英國媒體因為怡和、置地相繼被收購,大罵在香江的英國人不給力。
如今,在他們眼裡,終於扳回來一局。
然而,一些國家的媒體卻不是這麼認為的,不少媒體甚至還在報紙上問出一句話:“花兩百億港元收購怡和集團49.9的股份,這筆交易值得嗎?”
這些媒體不斷分析怡和集團的情況,幾乎將它的老底都挖了個精光。
最終的答案很顯然,不值得,甚至是遠遠不值得!
此役,英資財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奪回了英資大行怡和集團的控股權,看似很成功,英國媒體認為英資財團打了一場漂亮、乾淨利落的世紀收購戰。
然而這些終究不過是自嗨式的歌唱罷了,英資財團雖然最終拿回了怡和集團的控股權,但是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而蘇城雖然丟失了怡和集團,可卻為此賺了一百多億港元,這簡直就是把英資財團當肥羊來宰殺。
因此,這些媒體都覺得,英資財團表麵上勝利了,卻隻能算是“慘勝”。
通過一些專家的估算,如今的怡和集團最多市值一百多億港元,然而蘇城與英資財團所交易的價格,卻是將怡和集團的評估價格提升到了400億港元,很顯然是大大地將怡和集團估值拉高了,這其中顯然是非常虛的。
“英資財團負創取勝,蘇城含笑斷腕!”這是香江《大公報》的頭條新聞標題。
標題的意思很顯然,英資財團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付出的代價太大,遠遠超出了怡和集團的實際價值,很顯然成為了一條又肥又大的水魚。
而蘇城雖然失去怡和集團了,可置地集團的控股權卻是保留著,且賺取了一百多億港元的巨額利潤,很顯然蘇城的這筆交易,是既明智,又劃算的。
這場轟轟烈烈的怡和集團爭奪戰,持續了將近一年時間,最終以這樣的結局落下帷幕。
英資財團對英資企業的落幕顯得如此的不甘心,這一筆交易,不過是英資財團打腫臉充大胖子的行為罷了。
在完成交易之後,這件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因為,英資財團那邊還提出了一個要求。
那就是利用置地集團與怡和集團相互持有的股份作為交換。
這些英資財團,害怕蘇城還會利用置地集團控製的怡和集團股份,再次暗中想辦法控製怡和集團。
畢竟,如今雖然把怡和集團的控股權拿回來了,可股份分布在幾十個投資者的手中。
一旦一部分人想要把股份暗中賣給蘇城,那他們豈不是功虧一簣了?
此前,雖然蘇城利用自己是絕對控股股東的身份,從怡和集團和置地集團那邊收購了各自持有對方的股份,將蘇城自身的股份提高到49.9。
即使這樣,怡和集團和置地集團相互之間都還有不少對方的股份。
所以,為了絕了蘇城再次控股怡和集團的念頭,他們便想出了這個辦法。
可以說,這些英資財團是真的怕了蘇城了。
對此,蘇城也非常痛快的答應了,至於股份如何置換,經過商量之後,在大家一致同意的前提下,最終商量出一個雙方都認可的價格。
簡單地說,股票置換,多出的股份,就拿錢來補。
此時交易經過一個多月的談判,最終大家達成一致。
蘇城全程讓馬世明負責此事的談判,當然了,談判最終的成交價格,也是蘇城認可的。
至此,怡和集團手中,再也沒有任何的置地集團股權。
而置地集團手中,也再也沒有任何的怡和集團股權。
這兩家集團,從此以後,雙方之間再也沒有任何的關係。
而置換回來之後的股份,被置地集團拋售到二級市場,給置地集團帶回來了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足以讓置地集團應對此次的房地產危機事件了。
此外,置地集團的股票,還遭到了大量英資財團的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