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山留了一個心眼,他帶了兩台小型工程機械過來,履帶式的小型挖掘機。
出於專業的習慣也好,還是有相關的意識也罷,兩台小型履帶式挖掘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十字路口是無遮無擋的空曠地,新月旅防守在這裡的一個連,用沙袋堆砌了幾個工事,架設了兩挺機槍。
隻是一個衝擊,這個連就七零八落了,殘餘的二三十號士兵四處逃散,高大山的工兵營和陳彥寧率領的加強過來的重火力班追擊了一下便果斷地撤回來,馬上就在第二十字路口開始構築工事。
構築工事,那是工兵的強項!
在兩台小型挖掘機的幫助下,工兵營抽掉出來的一個連在極短的時間內,將第二十字路口變成了通過土木作業形成了一個擁有塹壕以及機槍半埋式陣地的野戰防禦陣地。
當李鳳翔帶著他的那個還有二十名戰鬥人員的排趕到的時候,看到眼前這個臨時構築起來的防禦陣地,也是驚呆了。
炎國陸軍最拿手的無疑是土木作業了,構築野外防禦工事更是拿手好戲。任何一名步兵,都肯定接受過嚴格並且強度很高的土木作業訓練。用一把小鍬在八分鐘之內挖掘出一個單兵臥姿掩體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一個兩人戰鬥小組合作,小鍬小鎬一起上,十五分鐘搞出一個像那麼回事的單兵立姿掩體也正常得很。
當然和地質有關係。
有小型挖掘機的幫助,而且還是一幫專業的工兵,那速度和質量完全不是步兵部隊可以比擬的。
在火力的配置上,李鳳翔也看出來了,正在向自己迎過來的工兵長官在步兵部隊野外作戰方麵,肯定有著不淺的造詣。
李鳳翔簡單的和高大山進行了商量,客套話不說,對防禦的布置再進行了一番優化,組織好由二十多人以及三台裝甲車組成的預備隊,隨時可以投入進行主動進攻。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在這一方麵,炎國陸軍指揮員對預備隊的使用是非常有心得的。這也是為什麼李牧如此看重預備隊的原因。在戰鬥形成膠著狀態的時候,誰手裡有預備隊,預備隊的戰鬥力,直接關乎到勝敗。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新月旅望著這邊撤,他們沒有彆的選擇,不管從哪個方向撤退,都必須要經過第二十字路口。
工兵營這邊嚴陣以待,也在其中的劉貴鬆和楊青鬆抑製著情緒,等待著敵人出現。
糧庫那邊,快速突擊隊開始了衝擊。
在講求速度的前提下,對殺傷的要求就不再放在第一位了。李牧首先想要的是,第一時間把新月旅的主力部隊給分割開來,然後再集中優勢兵力,利用機動性進行各個擊破。
政府軍大部隊很快就趕到戰場的前提之下,新月旅絕對不敢再逗留,在遭到巨大損失的麵前,他們肯定會撤退。這樣一來,高大山和李鳳翔那邊的阻擊戰就會打響,新月旅便會陷入前麵阻擊後有追兵的狀態之中。
在新月旅逃出維和區之前,把這支具有巨大威脅的恐怖性質的規模化武裝徹底擊潰,是完全有可能的。
快速突擊隊的戰車開始兩兩一組發起了衝擊,所有步兵全部在車上作戰,30毫米口徑機關炮、127毫米口徑重機槍以及58毫米口徑的自動步槍,嚴格的按照指揮官的指令,用最快的射速向所有非己方人員和車輛傾斜著彈藥。
李牧看到了被炮彈射穿了的張鎬哲,他隻是看了那具屍體一眼,便讓步戰車繼續向前攻擊。
新月旅主力部隊陷入了極大的恐慌之中,說到底,他們依然是一股沒有經過長時間標準軍事訓練的烏合之眾,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一個是指揮官的原因,另一個原因是裡麵有為數不少的西方退役軍人。
哪怕是西方退役軍人,也抵擋不住有堅定信仰和戰鬥精神的炎國部隊。
說到根上,那些雇傭兵本質上是為錢服務。
戰鬥一開始就進入了高潮……
一道命令從聯南蘇團司令部下達到了戰場指揮官李牧這裡。
高大山和李鳳翔在野戰指揮所裡等待著,憋足了勁。野戰指揮所是小型挖掘機挖出來的一個半埋式的掩體,工兵進行了修整,中間修出一塊泥土結構的桌子,通訊設備就擺在上麵,掩體上麵覆蓋著偽裝網。
通訊參謀報告“長官!一號要和你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