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汽車工業第三更,求訂閱)
深夜,在辦公室裡,翻看著各個部門送上來的報告,李毅安的眉頭鎖成了一團兒。
從墾區回來之後,他就在考慮汽車問題。
眼下不僅僅隻有墾務處需要車,各個部門同樣也都需要車。
雖然美國方麵保障了軍方用車,但也就是保障軍方而已。其它各個部門的用車,不是從軍方用車中擠出來的,就是從歐洲戰場上撿的漏,但在戰爭結束後,這個漏也撿不成了,甚至花錢也買不到,汽車與坦克裝甲車不同,老百姓不需要坦克,但是汽車肯定是可以運貨的,戰後的重建,汽車正好能派上用場。
雖然菲亞特那邊“饋贈”了一座年產30000輛汽車的汽車製造廠,但是僅工廠基建就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再加上設備安裝、人員培訓,沒有兩三年的時間,想都不用想。
但是婆羅洲的建設需要汽車,而且需要大量的汽車。汽車製造廠那邊是遠水,解決不了近渴。
問題是現在車從哪裡來?
靠租借法案嗎?
“美國是汽車大國不假,可他的車要供應全世界的,地主家的餘糧也不多啊,把人情用在這上麵,就有點浪費了!”
人情不能天天用,用多了,人情就用薄了。不能為了這麼一點小事兒去浪費人情。
可是如果不能從美國那邊獲得汽車的話,眼下建設普羅州所需要的汽車從哪裡解決呢?
從歐洲?
答案,顯然是不可能的。
歐洲的戰後重建同樣也需要大量的汽車。這也是為什麼搜索隊沒有辦法從那裡弄到更多汽車的原因。
突然,李毅安的眉頭一挑,腦海中靈光一閃。
“農用三輪!對,沒錯,就是它……”
但凡是去過農村的,都見過俗稱“三蹦子”的農用三輪車,從20世紀九十年代直到二十一世紀一零年代,它憑借著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皮實耐用而風靡大江南北。它不僅可以載人還可以載貨,特彆是農忙時節拉個糧食、秸稈非常實用。而且它非常適應當時的農村土路,能下地能越野,還有不錯的速度水平。
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三蹦子的結構簡單,市場上有相當一部分三蹦子都是在縣級農機廠甚至農機維修廠生產的,那些工廠的設備水平、技術水平雖然參差不齊,可即便農機廠能造,自己肯定也能造了。
汽車不夠,三輪來湊。
製造汽車或許困難一些,但是製造三輪農用車應該沒有問題吧?
畢竟,婆羅洲現在還是有幾座大工廠的。
說乾就乾,隨後李毅安就開始繪製起了圖紙,靠著係統給予的汽車工程師的技能,回憶著農用三輪車的結構,畫一個簡單的圖紙,還是沒問題的。
整整忙活了一夜,才算繪出了十幾張圖紙。雖然靠這幾張圖紙肯定不能進行生產,但作為基礎圖紙已經夠了,剩下的就交給專業人士去完善吧。
次日上午,將圖紙往紙筒裡一裝,和莉莉她們打了個招呼,李毅安就乘火車直奔亞庇了。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婆羅洲已經先後建立起了多達數十家工廠,比如每個墾殖區都設有農具廠,農具廠的規模不大,但卻具備生產簡單農具和維修功能的,除此之外,在山打、亞庇以及古晉等地還建立了機械維修廠。
儘管這些工廠都是那種因簡陋就簡,利用現有廠房、倉庫建立起來的工廠。但是這些工廠卻是婆羅洲的工業基礎。
在這些工廠之中,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完的要數亞庇的機械維修廠,它是利用日本遺留的海軍維修廠擴建而成,廠房大都是現成的,是婆羅洲投產最早的工廠之一。
李毅安之所以來亞庇,就是因為這裡的設備最齊全——擁有上千部機械設備和將近兩千名工人,在婆羅洲絕對稱得上大型企業,這樣的企業肯定比另一個世界的縣級農機廠規模要大。
到了工廠技術處,一見到工廠的技術主管米利安,李毅安就拿出了自己畫的圖紙。
“老米,過來看看!這就是我們要生產的新產品!”
李毅安直接開口說道。
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