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噸!”
朱萬哲被閣下的話給嚇了一跳。
“對,就是50萬噸!”
李毅安便轉身走到地圖邊,指著地圖上亞非連接處說道。
“你看這裡……”
“蘇伊士運河?”
“對,就是蘇伊士運河,從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以來,世界各國的商船已經從最初的那時候的一兩千噸,擴大到了幾萬噸,當時的運河有兩大缺陷:一是寬度不夠,兩船沒法會讓,隻能單線行駛;二是深度不夠,隻能通過滿載6.5萬噸或空載15噸級的船舶。蘇伊士運河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和時宜,因此,加寬蘇伊士河已經成為必然。”
對於閣下提到的蘇伊士運河的擴建,朱萬哲並不覺得的新鮮,畢竟,一直有這方麵的討論,就在這時他又聽閣下說道。
“而與此同時,中東局勢的也變得日益緊張,去年6月,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了埃及的法魯克王朝,埃及共和國成立,現在他們正在和英國進行談判,要求英軍的撤出運河區,而這隻是埃及計劃的第一步,其下一步,必定是收回運河。”
“收回運河!從英國人的手裡?”
“對,他們應該會達成協議的,”
李毅安自然不會說,因為納賽爾收回運河導致了的“第二次中東戰爭”,也就是蘇伊士戰爭,但是他隻需要把蘇伊士聯係到戰爭上就行了。
“收回運河後,埃及人勢必會尋求國際資本擴建運河,嗯,這是一個投資運河的機會,不過呢,蘇伊士運河並不消停,比如——以色列,以色列自立國之日起,就遭到阿拉伯國家的圍攻,其中就包括埃及,隻要有機會,埃及必定會再一次聯合敘利亞等國向以色列發起進攻。”
李毅安手指著地圖,半真半假的說道。
“而沒有了英軍的阻礙,屆時以色列勢必會向西奈半島進軍,用西奈半島構建自己的防禦縱深。在這種情況下,運河有可能成為兩國交戰的最前沿。”
閣下的分析,讓朱萬哲驚詫道。
“閣下,以色列……很小的,他們能打敗埃及?”
“能不能打,不一定和國家大小有關係,印度也很大嘛……”
儘管並不是故意的,但是李毅安有小小的“辱印”了,但是拿印度和以色列相比絕對是有些辱以了。
畢竟在另一個世界,以色列作為中東戰場上的常勝將軍,一次又一次的用勝利去讓整個世界為之震撼。
而李毅安之所以會提到以色列,無非就是為了拿以色列出來做個由頭,畢竟,第二次中東戰爭的導火索就是因為埃及對蘇伊士運河的國有化,從而導致了英法兩國的乾涉,他們和以色列聯手拿下了西奈半島以及蘇伊士運河。
這也導致了“蘇伊士運河危機”,儘管最終在美國和蘇俄的乾涉下,英法兩國灰溜溜的撤軍了,但是也把運河的脆弱性暴露在世人的眼前。
僅僅10年後,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之中,以色列就橫掃西奈半島,損失慘重的埃及軍隊隻能退守到運河西岸,使運河成為雙方對峙的前線。
在接下來的近10年之中,運河一直處於事實上的停航,加上後來運河的拓寬所導致的停航,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裡,世界各國的船隻能繞道好望角。
而危機其實就是商機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