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是否有上帝?這不重要。
光改變了人類!
當激光穿過玻璃纖維時,即便是作為發明人的高琨,也不知道,光與玻璃的結合,會如何改變這個世界。至少在五九年二月,是世人不曾知曉的,就像是兩年前,在李毅安於斯德哥爾摩發表獲獎感言時,在gad公司,張敬業和六名合夥人,第一次使用光線照射的方式,獲得了第一塊光刻集成電路。
他們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接觸式光刻機。顧名思義,接觸式光刻機,就是簡單粗暴地將光掩模蓋在矽片上,光掩模與光刻膠圖層直接接觸,再打光照射,直接曝光,類似於照相機。
然而這種光刻方式的失敗率和成本都很高,一張光掩模最多隻能用個十幾次,所以,gad生產的芯片價格往往非常高昂。
但是航天事業拯救了它,儘管gad生產的集成電路,每塊價值上千元,但對於航天事業來說,這不算什麼——無論是人造衛星,還是太空飛船或者火箭,都需要運算速度更快、更小的電子計算機。
於是,靠著南洋航空航天局的支持,gad公司生存了下來。
但是,作為公司創始人的張敬業,很清楚公司產品的弱點——太貴。即便是航空航天局,也嫌太貴了
“我們需要一種更好的光刻機,它應該可以提供更廉價的集成電路!”
在獲得第二輪風險投資後,張敬業在招兵買馬的同時,也開始了新的研究。
“蔡司工程師,什麼時候到?”
在辦公室裡,張敬業有些焦切的問道。
“約的時間是上午十點。”
秘書回答後,張敬業先看了一下手表,然後點頭說道:
“9點50的時候,你提醒我一下。”
隨後,張敬業便翻看起了手中的資料,兩年前,他們發明了接觸式光刻機後,南洋又有幾家公司開始從事這方麵的研究。
他們的加入,在加劇競爭的同時,也推動了這個行業的發展。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工程師們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加了可水平和垂直移動的平台,以及用來測量光掩模和矽片間距與套刻的顯微鏡,讓光刻時兩者儘量接近但又不直接接觸,這就是漸進式光刻機。
經過改良後的光刻機避免了光刻膠玷汙光掩模,但是卻帶來了新的問題,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由於光的衍射效應,光刻機的精度下降了,光源波長越長,衍射現象也就越嚴重。除了受限於光的衍射效應,光掩模與光刻膠的距離也決定了光刻的精度,間距越大,矽片上的投影與掩膜上圖形的誤差也就越大。
而為了進一步改進光刻機,張敬業想到了蔡司公司,他們是光學儀器的行家,也許,他們能夠給予一些建議,幫助公司走出眼下的困境。
就這樣,翻著手中的資料,時間過的很快,在秘書的提醒下,張敬業到了樓下,這邊剛走出電梯,蔡司工程師也到了。
“鄙姓徐,徐會川。”
徐會川自我介紹道,雖然他很年青,但卻也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光學工程師,這也是公司派他過來的原因。
在簡單的寒暄後,他們就一起走進了電梯,一進電梯,張敬業說向對方介紹著他的想法。
“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儘量減弱光的衍射效應,嗯,我差不多明白了,這並不困難。”
作光學工程師的徐會川,人還沒出電梯,差不多就明白了對方的想法,也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張敬業詫異道:
“不困難嗎?”
“應該很簡單,實現它,應該很簡單,就是通過光學鏡片的組合,在投影過程中減弱光的衍射效應,這並不複雜,我基本上已經有了一個思路……”
走出電梯之後,徐會川就解釋起了他的構想,他的構想其實並不複雜,事實上,大多數技術都是如此,在一開始的時候,其技術難度是非常低的,另一個世界甚至直到八零年代,由於光刻機在當時甚至不如照相機複雜,所以,光刻機生產廠商多達數十家,很多光學企業都參與其中,包括日本的尼康,尼康的初代光刻機在八零年推出時,出現了許多問題,但在多家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攻克了技術問題,使得尼康在八二年能夠向美國賣出高性能的光刻機,其穩定性和自動化程度甚至比gca更加優異。到了八零年代末期,尼康和佳能便已經占據了70的市場份額,而那會的as才於荷蘭埃因霍溫飛利浦辦公室附近的漏雨廠棚裡創立不久。
無論如何,很多技術一開始的時候,門檻是非常低的。
就像現在,僅僅隻是三個多月之後,在徐會川和永寧蔡司多名工程師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為光刻機配置上了配套的光學鏡頭,研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遮蔽式光刻機!
光,就這樣,再一次悄無聲息的得到了進一步的應用,光會把人類帶到什麼樣的世界……無人知曉!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