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上,一座座帷帳隔著數丈支立起來,居中並排兩張書案,擺放上筆墨紙硯。
隻四周有布帷遮擋,除此以外稱得上露天席地,所為不過是隔絕不同俘虜的耳目。
俘虜們原本被打散編製關押,但在提審時又被重新組合,讓相近之人共同受審。
項誌勇生硬地握著筆,記錄下眼前這些俘虜的隸屬和姓名。
一個嚴厲的聲音在牢房裡回蕩:“你們中間,有人搶劫過百姓的財物嗎?”紀銳立在發問。
問法簡單直接,沒有絲毫技巧,卻讓人措手不及。
俘虜們彼此對視,眼中閃過一絲慌亂。緊接著,一名士兵顫抖著聲音,指向了旁邊的一個同伴:“他……他搶過!”
被指名的俘虜立刻反駁:“不,是他!他搶了糧食還殺了人!”
隨著審訊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罪行被揭露。按照段曉棠命令將這些俘虜一一記錄在案。
段曉棠獨坐在一排排帷帳後的的小土坡上,眼神冰冷而堅定,但內心卻充滿掙紮。
她知道一旦開始就無法收手,至少會有數百人因此喪命,她的雙手將沾滿鮮血。她也知道其中或許有冤枉的,或許有漏網的,但她不可能停下來。
審訊的原則隻有一個——殺人者死。
經過帷帳內簡單審訊的人被分成三撥押送,他們會經過一條長長的土道,周邊緩緩有百姓聚集。經過土道後分彆押送至不同的方向。
往東的是沒有找出罪過的人,關幾日就會被遣散歸鄉。往西的稍有罪過,但罪不致死,往後大約是勞改以贖罪過。
至於他們勞改多久,全看段曉棠在文城盤桓多久。
估計很快就會移營,應該就是文城的方向。依段曉棠對吳越薛曲的了解,接下來他們可能會“苟”一段時間。
最後一個方向向北,路的儘頭是縣城的市場,這是一條斷頭路。
三撥人每一個都從段曉棠眼前走過,心中哪怕驚濤駭浪,也隻能冷眼旁觀。
土道旁,劉耿文身披鎧甲,大聲呼喊:“父老鄉親們,如果你們在賊軍中有仇人,就請指認出來,今天右武衛將替你們主持公道。”
城內百姓被街巷內鑼鼓聲敲出來,既驚且懼還想看點熱鬨。
朝廷的軍隊剛收複縣城一日,難道想將百姓都騙出來,讓天再高三尺?
然而,總有些人被“仇恨”蒙蔽了雙眼,不顧一切。
一個老婦人從人群中衝出,抓住一個俘虜的衣領,憤怒地喊道:“就是他,就是他搶走了我的孫女。”
軍士們立即上前將老婦人拉開。
劉耿文嚴肅地問:“單子呢?”
負責押送的軍士立刻呈上單據,劉耿文看了一眼,一個勞改貨色,有搶劫財貨婦人的前科。單子上並未有該老婦人孫女的記錄,若交待了不可能漏寫,大約是與他共同審訊之人並不知曉此事。
儘管如此,劉耿文還是在眾人麵前仔細詢問了時間、地點等細節,都能吻合。格外詢問了老婦人孫女的下落,那個可憐的女人遭欺辱後被棄之一旁,再無蹤跡,大約凶多吉少。
事不過三,前科累累,劉耿文無需留情。揮揮手,命令道:“送北邊去。”
押送的軍士齊聲回答:“是。”
未知的前方,俘虜心中忐忑不安,預感並非好事。掙紮著想擺脫束縛,卻發現一切都是徒勞。
劉耿文心頭揪得慌,明明主持了公道,為何還是難受。喉嚨一緊,“阿婆,你跟去前頭吧。”看看你仇人的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