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錯,並不意味著必然會改正。
它更像是一種對錯誤的認識,而非改正的承諾
不要被騙了哦~
如果說,向“對一位戰士做出手下留情之舉,從而冒犯了他”,對此舉進行道歉,代表著未葉對伊吹酒江的尊重。
那麼
堅持不改,便是未葉對於內心信念的堅守,是對未來之路的執著。
有些事,對與錯的界限並不清晰。
誠然,若未葉此刻放棄“手下留情”,全力以赴,肆意使用“大滅絕”。
此舉既滿足了伊吹酒江的對戰之心,也滿足了觀眾想象中的霸主對戰血流成河,還能讓未葉勝率大大上升。
一舉三得。
結果大概率能預料,便是以伊吹酒江瀕死為代價,慶賀【白雪皇帝】登基夢華。
這不是很好嗎?不是對的嗎?
可有些事開了頭,便無法回頭
暴君與仁君,兩種類型的君主雖都致力於達成自己的目標,方法和手段卻有著顯著差異。
暴君往往傾向於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目標,不太關心過程,隻看重結果;仁君往往需要千方百計,重視過程影響,以追求抵達最完美結局。
“暴”與“仁”是選擇。
未葉十分恐慌,若他就此順從伊吹酒江要求,以“傷害善良者為代價”獲取勝利,從而享受到了這種“簡單粗暴”的達成目的方式。
下次呢?
這次是因“伊吹酒江自己要求”,給了他足夠的“理由”。
下次,會不會又因其他的因素,再給他一個“對善者出手的理由”?
想找,理由就一直會有。
一味順從,違反自己的本心,並安慰自己這是對方本人的要求,不能怪他
此為“第一例”。
先例在此,就有第二,第三,第四直到不知第幾次的未來。
當這種慣性思維在腦海中根深蒂固,當他逐漸適應這種“簡單粗暴”的思維方式,本著“此舉為他人所願”。
某一天,他需要再次選擇,卻又在外界找不到合理的動手理由時
那一刻,他會不會試圖編造理由,從而說服自己出手?
“自我欺騙”,是未葉最害怕走上的道路。
【白雪皇帝】絕不會是暴君。
那會是仁君?
倒也未必。
東極這片土壤,根本不支持真正“仁君”的誕生。
若有“純粹的仁君”,他定是從小就被關在“牢籠”裡,於某一天死於自己的“天真”。
多年環遊世界的經曆與兩天的夢華之旅,未葉看清了世界。
所有人,無論善良與邪惡都一視同仁,妄圖它們最終都能改邪歸正
科幻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啊!
未葉從未渴望成為世人眼中的仁君,他的行為準則似乎有些“雙標”,卻透露出他獨特的正義感。
對於邪惡,即使是麵對曾經教導過他的伊藤寺老師,在其走向墮落之後,未葉也毫不猶豫地選擇與其背道而馳。
於極端這一方麵,未葉絲毫不弱於其他“救世主”,他擁有自己的執念。
而在麵對善良的,無辜的,哪怕中立的人們時,未葉會“百般保護”。
此世間,會無償救人者,皆為妥妥的老好人。
這便是未葉。
要提到在未葉心裡,伊吹酒江的定位
他的傳說,給未葉的感官便是“豪俠”,屬於行俠仗義的“善良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