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馮立,參見大王!”
李元吉來到馮立身前,雙手將馮立扶起。
“快起來,這麼久沒有見,越發壯實了,也更加穩重了,黑了不少,辛苦了。
你的戰績,我都已經知道,當時在你對設賞迦說的話語,說得很好啊。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要的就是這個氣勢。
在設賞迦不願繼續與戒日王朝為敵,迦摩縷波反叛倒向戒日王朝的時刻,穩住局勢,與韋雲起一起解除危機,處理得都非常好。”
李元吉對馮立,是無比欣賞的,馮立的本事,可以說在大唐所有將領之中,絕對都是能夠排在前列的,能夠被李建成委以重任,跟在身邊,統率東宮兵馬,沒有本事,可是不行的。
也就是馮立是李建成的人,更是李建成的心腹,曆史上投降李二後,李二雖然在用,卻沒有進行重用的原因。
李元吉對於馮立,那可就希罕了,他不用擔心那麼多,反正馮立怎麼也不可能叛變到李二那裡,而且馮立的能力,在他這裡也能排得上號的,他還是稀奇的。
現在說的這番話,無疑是對馮立的認可,馮立在這邊的表現,確實非常不錯。
馮立滿臉感動,來到這裡這麼久,他與韋雲起也聊了許多,如今他是全心全意跟隨李元吉,隻因為這個天下,隻有李元吉,才是李二的對手了。
他和韋雲起原本都是李建成的人,隻是韋雲起雖然是李建成的人,沒有他這麼親近李建成罷了。
韋雲起經常對他說的,就是往日的已經過去,現在需要看的是當下,且李元吉與李二之間必有一戰,完全無需去想太多,馮立也是逐漸認同。
“大王誇讚了,這是末將分內之事。
大王信任末將,讓末將來這邊主持戰事,末將豈能讓大王失望。”
“哈哈,行了,我們都認識這麼多年了,現在還生分上了。
走,先進城。”
李元吉與馮立確實認識很久了,誰讓在長安的時候,他與李建成親密無間,與李建成的這些心腹,怎麼可能不熟悉。
君不見他當初在長安的齊王府,他王府裡大軍的將領都有李建成的人麼,謝叔方也與馮立、薛萬徹這些人走得很近,不熟悉才是怪事了。
李元吉進入城中,看著這破舊的王舍城,一陣搖頭,就這,之前還是摩揭陀國的國都,李元吉看著都寒磣。
這個城,彆說與他的海康,大唐的長安比了,哪怕就是一般的城,這一國都城都沒有絲毫可比性。
直到來到裡麵的王宮,李元吉才勉強眼前一亮。
這個王宮,雖然也有破損,但就現在看著,都能看出王宮的恢弘。
當然,這個恢弘是與王宮外的城池相比,對比起他的宮殿,李元吉隻能用磕磣兩個字來形容,至於和長安的皇城比,李元吉直接沒有比的想法。
這怎麼比,一個王宮,恐怕也就長安皇城內的一個殿差不多大小,比個什麼?
也就建築看著還行,其他的,完全沒有絲毫可比性。
直到來到裡麵,李元吉看著王宮殿內的裝飾,這下他相信這是王宮了。
各種寶石、珠寶點綴,上方的王座更是用玉打造的,王座周邊都是雕刻的玉石,看著就倆字,奢華。
但在李元吉眼中,也就這樣,無論是他的王宮,還是長安的皇城,大殿雖然沒有用這些玩意裝飾,但這些玩意,李元吉是一點都不缺的,看著也就這樣了。
來到王座前,看著王座上甚至有些閃光,李元吉認真一看,好家夥,特麼鑲嵌著一顆鴿子蛋大小的鑽石。
李元吉這下來興趣了,鑽石這玩意,在這個時代雖然不能像後世那樣宣傳,但這閃閃發光的樣子,肯定能夠吸引不少人喜歡。
“大王,這是王座,請大王入座。”
一旁的馮立提醒李元吉,李元吉卻是搖搖頭。
“華而不實的東西,將這個破椅子放到一邊去,將本王的椅子拿來。”
這個所謂的王座,李元吉是一點興趣都沒有,彆人的王座,在他眼裡,也就這樣,哪有自己的椅子坐著舒服。
兩旁的親兵當即開始行動,移開後將李元吉的椅子抬來,李元吉才坐下。
“那個椅子上有閃亮的一種寶石,你們下去找一找,看哪裡有這個寶石礦,找到後不許任何人靠近。”
這事交給下麵的人去做後,李元吉才看向馮立。
“雲起率領的大軍是在恒河對麵的吠舍厘是吧?宇文寶的海軍到了沒有?”
“稟大王,韋帥率領十一萬軍在吠舍厘,王舍城有大軍十六萬軍,其中原本諸國組成的大軍有十萬。
宇文寶將軍的艦隊已經停靠在王舍城外的港口,已經到達半月時間。”
李元吉點點頭,隨即拿出地圖,片刻後看向眾將。
“這次本王親征,是為了儘快平定戒日王朝,以及戒日王朝周邊的小國,都要一起攻下,同時防備波斯國出兵。
現在嶺南各府都在準備與李二大戰,這裡的戰事必須要儘快解決,不能拖。
現在本王令!”
李元吉話音落下,謝叔方、馮立、薛萬徹等人紛紛起身。
幾個人心中滿是興奮,越快解決,他們越是喜歡,他們巴不得早點開始大戰,結束這裡的戰事後,又去打李二。
兩處大戰對比起來,他們更加渴望去攻打李二。
李元吉看著眾人,肅聲道:“大軍休整十日,同時開始準備,十日後,對華氏城發起進攻!”
“傳令韋雲起,隨時注意波羅奈、劫比羅伐窣堵、室羅伐悉底這些地方的大軍,若有戰機,可與其野戰滅敵,若無戰機,不可輕舉妄動!”
“同時,各部派出哨探,時刻注意敵軍動向!”
“末將領命!”
眾將齊齊應下,隨即紛紛下去開始整備大軍。
“來人,去將宇文寶叫來!”
這些人喜歡將城池建在恒河邊是吧,這次他要讓這些人知道,城池建在恒河邊,就是滅國之兆。
安排下去後,李元吉又叫來王玄策與寧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