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說著,不等幾人搭話,就用命令的口吻說道“以軍閣名義給秦良玉、洪承疇傳令,對流賊不可直接絞殺。”
“願投降的可自行歸鄉耕種,朝廷一樣會免了他們的賦稅,免費發放糧種讓其耕種,並且對他們以往造反的事跡朝廷也不再追究。”
“對於蠱惑百姓造反的匪首和負隅頑抗不願投降從良的流賊在予於鎮殺。”
張之極、孫傳庭聽到崇禎這話隨即拱手讚道“陛下仁德。”
至於盧象升,雖然不太讚成崇禎的決定,但皇帝都下定論了,他也不好再反駁。
崇禎對兩人的稱讚之言毫不在意,似想起了什麼,轉而說道“這左良玉、劉澤清還有臉向朝廷伸手?”
“倘若兩月前他們南下配合洪承疇一起圍剿高迎祥、羅汝才、張獻忠、李自成,那又怎會發生鳳陽祖陵被毀之事,此二人難堪大用呐!”
這倆貨史上的功績,崇禎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崇禎十七年快遞小哥兵圍京師,駐守山東的劉澤清手上明明有幾十萬大軍卻以從落馬摔傷為由而見死不救。
京師陷落後,劉澤清又假惺惺擁護朱常洵登基而受到重用被封為東平伯,即是南明朝廷的江北四鎮之一。
可他卻在揚州告急奉命增援之時暗中投降了清軍,致使揚州城陷,發生了滅絕人性的揚州十日。
可悲的是,後世之人卻把揚州十日的罪過按到當時的內閣首鋪史可法身上。
事實是當時的史可法根本調不動任何軍隊,軍隊完全掌控在馬士英、阮大铖、錢謙益三人手中,可這三人隻顧著內鬥。
調不動軍隊的史可法一心想保揚州可他又能拿什麼來保呢?
至於左良玉,則是個養兵自重的家夥。
史上在楊嗣昌擔任兵部尚書期間,兩人上下其手經常黑部下的功勞,也就是在這期間有賀瘋子之稱的賀人龍活活被兩人坑死。
這貨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在對敵作戰時遇到強的就跑,遇到弱的就打。
打贏了就像朝廷邀功請賞,打不贏跑路了就向朝廷伸手抱怨兵源裝備不足。
為此,左良玉還留有一句傳世名言“吾即儘賊,安所見功乎!”
這句話被後世的多少貪官汙吏活學活用,用在了方方麵麵,最普遍的就是某條主乾道兩年修三次。
到了明末,這貨和他兒子左夢庚名義上是官軍,實則與流賊無異,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甚至有為了籌集軍餉而屠滅城鎮這種滅絕人性的事。
聽著崇禎這意味深長的話,三人已然知道皇帝似乎不太待見劉澤清、左良玉兩人。
於是張之極用試探的口吻說道“那陛下的意思是對兩人撥款撥物的請求暫時不予理會嗎?”
豈止是不予理會,若不是礙於眼下形勢,自己現在就想拔掉這兩個毒瘤。
“朕不管軍閣理會也好,不理會也罷!總之不能給兩人撥糧撥錢,讓他們維持現狀即可。”
崇禎心裡嘀咕著說了一句,隨即話鋒一轉“依朕看需要招兵買馬的不是左良玉、劉澤清而是出川入陝剿匪的白杆軍。”
“軍閣在給秦良玉發道軍令,讓其在陝西招募新兵將原有的三萬白杆軍擴充至十萬。”
“剿匪的事就先這樣吧!先讓秦良玉、洪承疇剿撫並用試一試,若收效甚微再行其他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