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話,楊誌剛就來勁兒,“建一所學校,要不少錢呢!”
韓小蕊笑笑,“建國哥應該跟你說過我們觀賞魚養殖場的效意,到年底我們能有一千五百萬美元的產值,刨去各種成本,還盈餘很多。”
“另外,咱們養殖場,還有海洋捕撈,每次都能賺很多錢。多做點善事,總比把錢放在銀行裡強。”
現在韓小蕊買了很多處房子,也買了很多商鋪,真的沒有需要花錢的地方了。
楊誌剛見韓小蕊真的想建學校,點了點頭,“那行,這事情我去找劉支書,金山灣小學的校長是劉支書的同學,初中校長是我戰友。”
“先跟他們說說,然後一起再往上報,更好操作。既然要建造,就把金山灣學校建造成為申城最好的小學和初中。”
“對,要乾咱們就乾最好。”韓小蕊笑道,以後不用發愁孩子上學了。
楊誌剛也想到了這一點,現在孫女上小班,等上小學了,在兩年半後,到時候學校就能建好了。
果然劉支書在聽到楊誌剛的話之後,渾身一震,“這可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啊!怪不得你們氣運強,積善人家,總有餘慶。”
“這事情,包在我身上。正好我也快要卸任了,沒有彆的事情,我就專門跟這件事情,保證一分錢都不會亂花。”
“那就拜托劉叔了。”楊誌剛笑道,這句話說的真好,積善人家,總有餘慶。
積福,希望可以把福氣延伸到孩子身上。
至於大洋彼岸的混蛋兒子,楊誌剛是一點福氣都不想給。
校長的金山灣小學和中學並不在一起,中間還隔了一個海鮮批發市場。唯一的相同之處,就是比較破舊,而且麵積不大。
小學有四百多人,初中有兩百多人,因為大部分都是金山灣的小學升上去的,全部加起來有八百人。
如果在原址上建造,不僅耽誤學生們的學習,而且還不能建造好的學校,於是兩個校長和金山灣的村委,以及楊誌剛和韓小蕊聯名給區政府上報,建造新學校。
區政府的領導們一看,這是好事情啊!
現在初中和小學,周圍都是工廠,學校在其中也不好。
把學校規劃到金山灣北部,有一片空地,有點低窪,但很大。
原來的地方,改成工業用地,一舉兩得。
當得知要在金山灣北部建造小學,劉支書韓小蕊當然讚同,因為村子離學校很近。
有人的地方,才興旺,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本來這塊地方,隻準備給一半,用於建造學校。
但韓小蕊的一句話,讓劉支書和兩位校長一個激靈,竭儘全力把那片地全部爭取下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