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修不會分析那麼多,隻從結果看。
高麗,後世稱高句麗,自建立時起就在大漢治下,屬於羈縻藩屬。
那塊半島就一直在打,沒停過,與新羅百濟爭雄,而高麗實際上已經製霸了半島,新羅百濟都曾經是依附的關係,隋朝出現新羅就開始求助。
隋朝打,唐初每一代皇帝都打,一直打到滅國,人口也儘數內遷。
按照這個發展來看,李二是想打的。
問題是隋煬帝前車在那裡擺著,李二要是提這個,朝堂上肯定大驚小怪,人家百萬大軍都打不下,您老還是彆整活了,大唐需要築好根基啊!
“愛卿以為如何?”
“陛下,不可輕動。”
房玄齡這話等於沒說,太穩了,到底打不打?
他知道李二想打,勸也沒用,而且房玄齡自己也認為應該打,但這事不能讓他來說,一旦失手罵名是擔不住的。
所以李二又找了現場的冤大頭“鎮國公,你也來說說應當如何?”
“嗯,陛下,臣以為,通婚之事無所謂,反正以後倭人也會派女人來,多的是,他們饞的不過是我大唐人種,福澤萬邦也是我大唐男人應該做的……”
“朕說的不是這個,小子,朕知道你滑頭,不可能聽不懂。”
“啊?那是哪個?新羅女王求援的事?”
慶修如夢初醒“對於新羅的遭遇,臣也有所耳聞,高麗人確實不厚道,不過他們之間也沒少打仗,大大小小連續不斷,打了很多年。”
李二大怒“你說的這些,朕都知道,問你態度呢!”
“臣的態度嘛……我泱泱天朝,是愛好和平的。”
“啊?”
“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明君慎之,良將警之啊!”
“好家夥,你這是教訓起朕來了,學的魏征?”
慶修說這話,確實有點太便宜了,不要錢似的能一直說,而這些警句通常沒有現實的意義,嗯,孫子兵法這麼說的,那又怎麼樣,是否對得上現在的形勢?
擺了一套假大空,李二還非要慶修給個答案了。
“朕問你,既然新羅王求援,那我們總不能坐視不管吧?”
“當然不能,新羅朝貢之路被堵死,這是對我大唐的不尊重,新羅既然向往我大唐,那朝貢之路就絕對不能斷了,否則其他小弟怎麼看,陛下又怎麼服天下邦國之心?”
“那你倒是說啊,該如何應對?”
“陛下,應該派遣使者,拿著聖旨前往高麗,譴責他!”
慶修說得義憤填膺,最後居然是外交解決,又是派使者去譴責嗎?
那還是等於沒說,沒有撓到癢處,要不找長孫無忌來?
“鎮國公,隻是遣使斥責?”
“那當然,我大唐是講規矩的,勿謂言之不預也。”
李二眼皮一跳“哦?鎮國公的意思是,得有個借口?”
慶修搖著頭“陛下,您說話可太實在了。”
“這裡不是朝會,你說得實在點,怎麼讓百官答應?”
“當然由陛下來說,時機也會出現的,陛下莫急,百官所反對的,無非是勞民傷財,隻要能避開這一點,他們也說不出什麼話,不過陛下還是要耐心。”
李世民打高麗,跟隋煬帝是不一樣的,沒有大動乾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