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國在歡送走使者之後的十天內,相互之間矛盾再度升級,甚至以前放在暗中爭鬥的都擺上了台麵,絲毫不掩飾。
直到新羅女王率先對百濟國宣戰之後,雙方大戰當即爆發!
這兩個小國加起來國民還不過百萬,他們所拚湊起來的軍隊相對於中原那大手筆的會戰,著實顯得寒酸了一些。
但哪怕是這種村戰級彆的戰爭,這兩國之間竟然還打的有聲有色,你來我往。
一場規模最大也不過萬人的戰爭,幾乎把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用了一大半。
反倒是讓一直觀戰的慶修看的頗感有趣,隻遺憾這個時代沒有可樂和爆米花讓他看得過癮。
在這大戰期間,兩國都想表現的好一些讓大唐看到他們的價值,甚至國王還裝模作樣的禦駕親征。
雖然這期間慶修接連不斷收到來自於兩國的密函書信,請求大唐天軍出動幫助他們擊垮對手。
但慶修給他們的回應無一不是敷衍、畫餅,什麼你們打的很好,但眼下還不是天兵出動的時候,還需要再多努力。
不得不說,慶修這招畫餅確實有效,兩國得知消息後非但沒有懷疑,反而更加拚命賣力的相互征討攻擊。
這雙方的想法出奇的一致,都認定隻要天軍下場,對手就死定了!
就在雙方打的如火如荼時,萬裡之遙外的長安城中,李二也收到了兩國開戰的情報。
而與之同時而來的,則是一個並不算嚴謹的謠言。
這謠言中聲稱,慶修擅自以朝廷的名義和兩國進行溝通,並且還給他們做了諸多許諾。
這消息在民間傳的沸沸揚揚,可到了朝堂之上幾乎沒人當真。
他們可比任何人都清楚,偽造朝廷諭令的後果,認定哪怕是膽大如慶修,也絕對不可能辦出這種事。
唯獨隻有李二知道,這並不是謠言,慶修還真的這麼做了!
因為慶修在辦這件事情之前,還特地寫了一封書信告知李二,他要借朝廷的名號在新羅和百濟解決一些事情。
在事成之後,他便可以助大唐順理成章的吞並新羅和百濟這兩個三韓餘孽,讓整片半島徹底歸化為大唐領地。
本來李二還覺得慶修這是多此一舉,那兩國國土貧瘠,人口稀少,有什麼吞並的價值?
可當慶修提到這些人竟然漂洋過海去找契丹人聯手時,便覺得慶修這麼做再明智不過!
他們敢悄悄避開朝廷主動去聯絡身為大唐從屬的契丹人,這已經是在暗中蓄有不臣之心。
由此可見它們雖然不如高句麗那樣有威脅,但這三韓半島上的政治家顯然都是一個德行。
都在乾著自以為英明實則愚蠢透頂的蠢事!
如此,他們未來如果真的能統一合並一處,恐怕還真能成為下一個高句麗!
因此李二也是默許慶修這麼做,而且還傳達一封秘書,允許他可以在三韓半島之地便宜行事,不必凡事請示朝廷。
當然,也就隻有慶修才能得到李二這種待遇,否則換做彆人敢這麼玩,隻怕家裡的九族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