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波光粼粼的清水河之上,上河村生產隊種植的水稻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整個生產隊,除了老人與孩童,其餘成員皆全體出動投身到稻子收割的艱巨任務之中。
今年遭遇乾旱,烈日高懸,恰似一個巨大的火爐炙烤著大地。
然而,這強烈的陽光對於搶收糧食而言,卻宛如天賜良機,極為有利。
全村人齊心協力,連續奮戰三天,才終於將清水河麵上的水稻收割完畢,那場麵猶如一場盛大而緊張的戰役落下帷幕。
此刻,上河村生產隊的打穀場上,厚厚的稻子如同一層金色的地毯,肆意地鋪展著,儘情享受陽光的沐浴。
不僅如此,所有的空地都被竹席所覆蓋,黃澄澄的稻子在竹席上安靜地躺著,整個上河村生產隊範圍內,無論你走到哪個角落,那耀眼奪目的金色稻子都會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星,跳入你的眼簾,無處不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
剛結束河麵稻子的收割,村民們便馬不停蹄地投入到采摘葡萄的工作裡。
等到葡萄采摘完成,兩天的時光轉瞬即逝。緊接著,村民們又開啟了田地裡玉米和稻子的收割征程。
儘管村民們每日從清晨忙碌到黃昏,沒有片刻的閒暇,但令人欽佩的是,沒有一個人發出疲憊的抱怨,也沒有一個人有絲毫的偷懶行為。
相反,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如同陽光般燦爛、滿足而幸福的笑容。
這是因為大家吃得飽、吃得好,生活有了保障,所以一個個都充滿了乾勁,仿佛渾身有著使不完的力氣。
這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好日子啊!回想往昔,村裡每次收獲糧食後,上繳完公糧,所剩的糧食寥寥無幾,就像乾涸的池塘底部殘留的幾窪淺水,根本難以維持生計。
可今年卻大不相同,僅僅是河麵竹架上種植的水稻收割之後,就收獲頗豐。
那幾個專門負責挑擔子的人,他們每天都認真記錄自己挑了多少擔。
最終統計下來,四個人挑的稻子加起來,平均每人都挑了五十擔以上。
四人輪換作業,總共挑了兩百擔多一點。據他們估算,即便這些稻子曬乾之後,最少也能收獲兩萬三千斤到兩萬四千斤。
若是按照田地的標準,每畝地需要上交公糧一百斤到一百五十斤不等。
以往每年村子裡交完公糧後,把每個人所得的紅薯、玉米、小麥和稻子全部加起來,總共頂多也就隻有三百斤糧食剩餘。
但今年,僅僅是河麵上的收獲就達到了兩萬多斤。王海遠和李君文兩人為此專門進行了商討,他們麵麵相覷,都對這河麵上種植的水稻應該上交多少公糧感到迷茫,因為在全國範圍內都根本沒有這樣的先例。
畢竟,他們根本不清楚這些水稻的種植麵積究竟有多少畝。
如果按照糧食產量進行換算的話,那他們在河麵上種植的水稻麵積相當於六十畝地。
按兩人猜想,河麵上種植的水稻一畝地頂多上繳國家一百斤公糧,如此算來,六十畝地需要上交國家六千斤公糧,這樣村裡還能剩下一萬八千斤稻子。
按照村裡一百個人計算,每個人今年就能多出一百八十斤稻子。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一百八十斤純稻子啊,並非是紅薯、玉米、高粱、土豆等混雜在一起的總量。
再加上今年田地裡同樣也是一片豐收的景象,到處都是碩果累累、穀穗沉沉。
這樣的好年景怎能不讓村民們喜笑顏開、心花怒放呢?
村民們的心裡真正有了底,感到無比踏實,因為今年收獲的糧食,即便吃上一年,也是絕對吃不完的。
即便在這繁忙的農忙時期,生產隊在清水河中捕魚以及在溝渠裡麵下黃鱔籠的活動都舍不得停止。
這是因為每天的收獲都太過誘人,在河裡下地籠、下捕魚籠所獲得的收益,相比種莊稼而言要高得多了。
李有福在上河村第二批葡萄采摘之後,迅速行動起來,將所有葡萄分三天全部拉運出去銷售,並且成功地銷售一空。
他往軋鋼廠運送了大量的葡萄,而且楊德沛廠長還特意從中拿出五百斤葡萄送到工業部,目的是為了進一步與上級部門搞好關係。
對於清水河的三個大廠,李有福也都送去了不少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