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利弊是很正常的現象,真正大公無私的能有幾人。
能做到像現在這樣,反複討論,反複衡量的,已經是航天集團有不少同誌願意擔責任嘗試的結果。
“鄭書記,‘陸遠彈道’從理論上來說,是對錢老彈道理論的升級。”
“由於前半段更新的較多,所以才更像是一個全新的彈道理論。”
“但實際上也是基於錢老的理論,你其實更應該將他看成是一個升級的理論。”
彆看芮老是在坐人群中年紀最大的一波,但卻是在坐人群中的激進派。
堅定支持陸遠彈道的推動,包括導彈的研發工作。
“我知道陸遠畢竟年輕大家有顧慮,但說到底,錢老當年提出彈道導彈理論是也才三十多歲。”
“甚至錢老展露頭角,在米國被重視的時候還不滿30呢!”
事實上,大多數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成名都比較早。
對這兩個領域人才來說,過人的天賦才是重點。
99的努力誰都能有,但那1的靈感才是出成績的核心!
“如今陸遠彈道的理論我們也不是討論過,我個人包括很多研究員,工程師都很推崇。”
“反正今天要是投票決定的話,我投陸遠彈道一票!”
芮老畢竟年紀大了,會議開到現在不光是心累,身體也累。
眼見在場的眾人有些被他說動,忍不住想趁著這時候直接投票試著通過。
很可惜,大家也隻是心裡意動。
真正關乎自己的前途命運,關乎國家的大事上,還是比較保守。
第三次陷入沉默!
就在這時,最後方的一道有力的聲音打破僵局。
“鄭書記,我也看好陸遠彈道。”
“當年我們相信錢老,如今有更優秀的理論,為何不能相信一下陸遠?”
“反正我投陸遠彈道一票,要是真的後續研發出現問題,我願意承擔責任。”
這人不是彆人,正是做會議紀要的李宏。
作為芮老的後輩,以及第一個認可陸遠彈道的同誌,李宏此刻時堅定的支持芮老。
同時再一次向眾人表達自己的意見。
“我也同意,我願意承擔責任。”
在李宏的帶頭下,好幾位同誌陸續開始表態。
最終讚成意見的隻有9位同誌,並且大部分是研究員與工程師,真正的領導乾部們還是沉默。
包括最上方的鄭書記,此刻臉色嚴肅,一言不發,在繼續思考中。
“鄭書記,要是實在沒法下定決心,不如就按我最早時的提議,小規模嘗試吧。”
眼見煽動力一般,芮老師退而求其次,預備走原方案。
不過這個方案是立刻被鄭書記拒絕。
“芮老,資金上不可能再分出預算給嘗試了。”
“一顆導彈光製造耗資就得大幾千萬上億,更彆提這是研發工作。”
“要真按你提的建議,陸遠彈道的研發工作得明年以後,才有預算進行小規模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