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後,90後,你關心的事咱們一起來探討_生活,生下來,活下去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生活,生下來,活下去 > 第80章 後,90後,你關心的事咱們一起來探討

第80章 後,90後,你關心的事咱們一起來探討(1 / 2)

最近眾所周知的一項重大政策改變,按時間算來算去,其實影響最大的就是80後。

80後這一代有多慘?集中體現在一點,就是改革開放後每一次時代巨變,80後都很“榮幸”地處於風口浪尖。

可以說,每個80後的一生,都是一部“後改革開放史”。

教育方麵的慘,我自己也是80後,對這一代人的境遇,首要的感受就是來自教育方麵的變化。

在我小學的時候,義務教育還是要收費的,但80後很不走運地排在了義務教育收費的最後隊列,幾乎剛好在我們這代完成義務教育之後,就全麵實施免學雜費政策了。

小學的學雜費,在家家戶戶都還在為溫飽而努力的90年代,其實是一個不小的負擔。我記得那時候每年開學,媽媽都要看著新的學雜費清單,抱怨幾句。再加上書本費,每年開學,父母都要承受一些不大不小的經濟壓力。

到了高中,80後就更成了時代變化的“弄潮兒”。高二開始,究竟要不要搞文理分科的爭議就開始瘋傳。有時候說要全部統一成文理大綜合,過幾天又突然變了,說不分了。

很多人為此而嚴重打亂了備考的節奏。說文理不分的時候,有科目偏重的學生就很焦慮,文科生趕緊把數理化也搞起來了;說又要分科的時候,又有另外一些人開始焦慮。大家就這樣被來回折騰了幾乎有一年,才最終蓋棺定論——還是要分文理科。

這種消耗,讓80後一代的高考焦慮格外嚴重。

到了真正高考的時候也慘,那幾年高考人數陡然暴增(因為85年左右的嬰兒潮),競爭突然變得空前激烈。同樣的成績水平,從一本到落到二本的人一大堆,我班上很多常年苦學的學生,最後隻能錄取到大專,很多人也因此而被改變了命運。

好不容易上了大學,又輪到了教育產業化。不僅大學開始收學費,以前的工作包分配也沒了。

那時候老家親戚老人每次問我,畢業後能分配到哪裡,我都得反複解釋咱這一代開始,不分配了,得自己找工作!

然而,hard模式其實才剛剛開始。

職業方麵的慘,迷茫的大學,中國經濟處於高速增長但各方麵還很迷亂的階段,也不像現在這樣網絡資訊發達。因此80後普遍未能在大學裡接觸到真正的社會信息,很多人處於“象牙塔”狀態。

剛畢業的大學生們,瞬間卷入了那個時代的狂潮,找工作都是跌跌撞撞。然而還沒把情況整明白,08年金融危機來了。

那一輪金融危機對中國造成的影響是實打實的,在各種數據曲線中,我們都能看到08年到09年有一個深坑。所以那一年的就業市場,就是寒冬。

“找工作難”這個話題似乎也是在那一年開始被媒體提及,從此以後進入主流視野。很多人的工作都是誤打誤撞,幸好當時外企正在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國內很多企業也發展迅猛,一些有才能的80後還是找到了不錯的出路,但他們依然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在普通的私企拚搏,無論收入還是福利都一般。

還有大量沒繼續念書的80後,去長三角、珠三角進了電子廠或者找機會打工。也有一些人自己做生意,不斷起起伏伏。

無論如何,這代人終於有工作了,但在職業之路上,80後依然慘——他們是被職場pua最慘的一代。

在那個時代,還沒有“反pua”一說,單位領導就是天。80後們也是比較老實、規矩的一代,隻能接受老板和領導們無儘的折騰。加班也就算了,占用周末彙報工作之類都是常態,還要不斷接受領導畫餅,飯局上還要經常喝到不省人事以顯示忠誠。

可以說,80後就是心甘情願被pua的一代,直到90尤其00後開始“整頓職場”的時候,80後才幡然醒悟——我他媽當年怎麼那麼老實?

關鍵是,工資還不高。80後進入職場那會兒,中國人收入水平普遍非常低,勞動法距離現在的執行程度都差得遠,即便在江浙滬的富裕城市,工資隻有兩千多也是常態。

這一切還沒完,80後在職場上的慘,現在又來了一輪兒——35歲以上裁員,大家可以算算裁的主要是哪一代。

被領導pua那麼多年,賣了命工作,好容易人到中年混出點名堂,又要去送外賣了。

80後不僅沒有享受時代的紅利,恰恰相反,他們就是那個“人口紅利”。

經濟方麵的慘,80後的童年,都不太好過。那時候中國還窮,所有很多80後都經曆過營養不良。那個年代隻能保證人剛剛吃飽,其他方麵的需求滿足,還差得很遠。

中國人真正日子好起來,到101novel.com00年以後、加入世貿組織以後了。

所以80後平均身高遠不如後麵幾代,畢竟小時候能喝上牛奶、吃上雞蛋的,都算生活條件很好的了。

還有一批不幸的80後,他們的父母恰好碰上了下崗潮……其中悲傷的故事無數,很多80後都有著相應的淒涼回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離開學校闖蕩社會以後的80後,終於開始掙錢了,這時候是不是經濟條件就好起來了?並沒有,因為房價從101novel.com09年開始漲了。80後的慘就在於,他們剛開始掙錢的時候,房價也剛好開始暴漲。影響他們的不僅是買房,還有租房。那時候在江浙滬的富裕城市,工資兩千多是常態,但合租一間臥室往往就得七八百。

買房?那時候上百萬一套的房子就已經到處都是了,兩千多工資的人隻能乾瞪眼。

很多剛開始工作的80後,經濟獨立所帶來的愉悅還沒機會享受,就已經開始感受到如山的壓力。

不僅房價,物價也是從80後走上社會之後開始猛漲的。一碗蓋澆飯、一碗麵,很快就從七八塊漲到了十幾塊。工資漲幅總也趕不上物價漲幅,房價更是坐著火箭上了天。

如果不是中國有掏空六個錢包買房的文化,絕大多數人是買不起房的;也幸虧有這個文化,高房價才得已被承接;但也正是因為這個文化,中國人的消費力被迅速耗儘,產生了現在內需不足的問題。

80後,就在這個“房價過山車”上感受了一把刺激。現在房價下行,還有多少80後呆在過山車上,繼續感受著顛簸的刺激?

那些在北上廣深買了高價房子的,主力其實恰好就是80後。

因為,他們好不容易才在快40歲的時候完成了初步的財富積累,換了昂貴的好房子。

房價下行,他們首當其衝,也是最慘的一批。

就更不要說,還有多少當了爹媽的80後為孩子承受著學區房的壓力。

為什麼最慘的偏偏是80後?時代的巨變,呈現一種波浪式的周期。80後很不幸的在於,紅利浪潮的頂峰他們並沒有享受(改革開放之初那些真正占有了紅利的人),時代變化的負麵效應,他們承擔的卻最多。

究其根源,是因為經濟結構改革、社會改革,一般都要在“人口紅利”最旺盛的階段進行,因為人口紅利作為蓄水池可以容納改革的負麵效應。在頂層視角中,看到的是這個邏輯,所以他們選擇的重大變化節點,往往是“人口紅利”最旺盛的時候。

當我們在談論“人口紅利”這個詞的時候,其實談論的是兩種人80後,還有他們的爹媽。

他們的爹媽,是農民工的主力、鐵飯碗被改革者的主力;他們自己,則是私企打工者、電子廠工人的主力。

“人口紅利”,是站在宏觀的角度上說的。站在個人的角度,這個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被翻譯為“代價”。

這就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作為改革開放初期嬰兒潮的一份子,剛好處於時代的風口浪尖,也就不足為怪了。

現在,又到了一個重大變化的時間節點。展望未來,80後們依然“任重而道遠”。



最新小说: 反派大佬家的小奶團嬌甜軟萌 魔法世界之巫師最強修煉者 我是丹師我驕傲,你若沒命我有藥 長春宮小分隊穿越如懿傳 航母都有了,你管這叫垃圾回收站 法證先鋒七之暗影追蹤 一紙契約:瘋批總裁聯手嬌妻開始虐渣 巔峰青雲路 起步雜魚級領地,有點慌 姐姐放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