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漏天機神話喻今事 早謀算無彈先磨槍_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91章 漏天機神話喻今事 早謀算無彈先磨槍

第91章 漏天機神話喻今事 早謀算無彈先磨槍(1 / 2)

程風進了院子便肆無忌憚的到處觀看,心裡感歎啊,好精致的小院,可見南方人對生活的追求,精致,雅氣,細膩。

也難怪江南士紳文人都喜歡投降,不願意打仗,就有錢人這小日子,腦袋裡指定裝的都是風花雪月,名士風流,哪裡還有心思去管什麼民族大義,家國情懷。

程風在馬橋住了五天,先拜見了董其昌夫人龔氏,當龔氏得知程風是袁可立的學生,是代表老師登門拜訪董先生,也是非常熱情的接待。

參加董祖輝的歸家宴外,還在董家族人的指引下,帶著重禮先去上海縣法華彙拜見徐光啟,可惜徐光啟還在天津,接見程風的是留守在家的徐光啟長子徐驥。

又在華亭縣城北城馮恩宅拜訪陳子龍,可惜陳子龍人去了南京,並沒有在家,程風也沒見著人,隻得拜見了陳子龍的父親陳所聞。

除了四處拜訪,還派出人手花了五天時間,把個鬆江府周圍幾個縣城的紅白沙糖,去年的棉花席卷一空。

五月十三日,於雷帶領船隊終於來到董家渡口彙合,剩下的事如何安排,就是董祖輝和於雷的事了。

大少開心的上了裝滿沙糖和棉花的船,帶著小夥伴們吃著各種江南糖點,跟著沈有容離開了上海縣,沿長江而上,去往宣城。

五月十四日夜,艦隊在悄無聲息中越過了南京城。

十五日中午到達蕪湖,進入長江支流水陽江,十六日艦隊到達宣城。

離家四年後,老將沈有容回到闊彆多年的老家,南直隸宣城縣洪林鎮。

在這裡程風不但見識到了一望無際,縱橫阡陌的水田,也見識了什麼是兒孫滿堂。

沈老爺子有八個兒子,二十幾個孫子,幾十個重孫子。除長子沈壽岩在北直隸為官,子女未在老家。

其他七個兒子,除老二,老三戰死,留下的兒女不多。其他五個有四個都在南直隸各地為官,隻有老六沈壽嶽在家奉老。

因為兒子多,所以沈家孫子孫女成群,重孫子也成堆,全在宣城老家上家學,整個洪林鎮,單是沈老爺子的直係血親,就占了半座城。

當程風在沈家正堂,見到那跪滿了整個院子參拜沈有容的隊伍,喊爺爺的,喊太爺爺的,烏泱泱的全是人頭。

程風隨便估算了一下,估計得有七八十人,就這都還沒到齊整,全到齊都能組建一個連了,這陣勢,好家夥。

程風感歎啊,要是自己家裡有這麼多的兄弟姐妹,還都是讀過書的,那自己得有多幸福,完全就可以搞出一個程家軍來了。

可惜,自己家一個哥哥都沒有,就兩姐姐能幫上忙。

程風在沈家住了八天,沈有容在十天時間裡,利用請四鄰鄉老之機,與當地的士紳豪們達成協議,六錢銀子一石,收購前年的陳糧。

因為已經五月中旬,再有兩月就是夏收,很多士紳都需要清倉,兩年的陳糧有的是。

在沈有容保證糧食是為北方軍隊采購,不會出現在市場後,土紳們同意了。

於是,程風隨船帶來的三萬兩白銀,足足的買進了五萬石穀子,差點清空宣城好幾家大戶的糧倉。

五萬石穀子,完全夠三萬人吃一年了。采購到了足夠的糧食,程風總算是放下心來。

同沈有容商定,讓老爺子好好的在家過個年,等明年過了正月十五再來,一起去看看淡水村建造得如何了。

至於找移民的事,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這事急不來。

對於東番島,沈有容深有感情,他年輕時前後三次帶兵登島清剿倭寇,時間長達數年,可謂是對那東番島了如指掌。

五月二十四,程風告彆沈有容準備返回山東。

臨近上船的時候,程風才突然想起一件事來“沈爺爺,您老是不是有個叫沈壽岩的兒子在北京為官?”

“是啊,老夫的長子就叫沈壽岩,在北京工部任員外郎。怎麼啦?怎想起問他?”

程風笑笑“沈爺爺有些事情不能明說,我就跟你說一句,找個借口,寫信讓他馬上辭官回家,彆在那裡乾了。

如果他不願意回來,讓他無論如何把他的兒女全送回來,北京那裡一個也不要留,而且要快,必須在今年九月以前。”

聽到程風的話,沈有容心裡咯噔一下,暗叫一聲不妙,這小子的嘴,聽說是開過光的,他的話怕是不可不信。

老頭信程風的話不會是空穴來風,低頭看著程風問“你肯定回到老家就安全?”

程風搖搖頭“這個我不敢說,畢竟這宣城也歸大明管,歸大明管就不敢保證。”

沈有容沉思之後道“要不我讓他們去找你,你把他們送到希望島去可行。”

程風想了想“這樣,你就在信中告訴他們,出門什麼也彆帶,空著手走,隻說是出門遊玩,到天津後去找天津環球商行。

九月時我應該會在天津,隻要他們能到天津,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我。”

目送艦隊走遠,沈有容心裡不踏實,轉頭回家就開始給兒子寫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程風離開洪林鎮,順江而下,中午就過了蕪湖,當晚越過南京城,在靖安靠岸休息。

五月二十五日傍晚,重新返回上海董家渡口,把船上的糧食分出一萬石給於雷運往台灣。

五月二十六日,上午十點,艦隊駛離黃浦江進入長江,中午一點,艦隊進入東海,艦隊轉向正北。

此時正是東南風起,艦隊高速航行,終於在五月二十九日到達成山頭。

台北號,瓊州號,交州號進入馬欄灣,馬邑城號沒有停航,直接駛向希望島。

從三月離家到五月底回來,時間長達三月,走時才開始春耕,回來時玉米都開花起纓,紅薯秧子都爬滿了地。

當程大龍得知侄子從江南買回幾萬石穀子,心裡老激動了。

去年一年沒有下雨,冬天冷個半死,愣是連雪花都沒有飄一片。

今天打開春以來,還是沒有下雨,整個尋山所,前衛守禦千戶所三萬畝剛開墾的土地,愣是一根苗都種不下去。

現在唯一能正常種植莊稼的,也就向陽村,紅旗村,試驗新村那八千畝土地。

隻是這八千畝地全部都種了玉米,紅薯和馬鈴薯。春小麥是一畝地也沒種。

那八千畝地能種,也全靠那龍泉井水一直沒有枯。四月的時候,土地乾裂嚴重,去年用的好好的自動抽水泵,竟然抽不了水。

村民們不知為何,後來檢查才發現,從上到下所有的陶瓷管道全部都炸裂開來,早就不能用了。

吳正,陶師傅,劉永壽幾人看了,也不知道為何會全部炸裂。

好在這東西已經燒製過一次,也安裝過一次,有了經驗,隻好重新又燒製了一套重新裝上才得正常抽水,要不然就這八千畝地都保不住。

最近糧食漲得厲害,有糧的大戶願意賣糧的也越來越少。眼看著糧倉裡的存糧日日減少,程大龍正急得火上房。

現在侄子運來幾萬石糧食,程大龍心裡那塊石頭總算是落了地,如果沒有意外,省著些吃,應該可以堅持到明年了。

可惜,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肯定會出意外,再過三個月,就會有一批流民會逃到青山堡來。

連續兩年大旱,普通的百姓已經花光了最後的財產,剩下的就隻剩賣田地,還是賣兒女的問題。

家裡田地較少的百姓,終於支撐不住。各地有些良知的士紳地主,在配合官府賑了一年多的災之後,慢慢的也感覺到這天氣不妙。

為了防止自己家被這該死的天氣所影響了,搞到最後自己的家人沒飯吃,家底稍小一些的士紳地主開始不願意出糧了。

士紳地主開始捂緊自己的糧袋子,不再願意出手幫忙。本來就隻能施一些稀粥的官府,頓時捉襟見肘,賑災也賑不下去了。

天啟五年的秋季,山東,河南,河北,直隸出現了第一批小規模流民潮。

就是這一年,大明原本還算良好的社會風氣逐漸的墮落,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河南,河北,北直隸的流民也不知道自己該到哪裡去逃荒,隻知道到天子腳下才可能有活路,於是,一股腦的全部都湧向了北京城。

因為去年天津流民穿越山東去成山的影響,山東的這小批流民沒有逃往京城。

全朝著傳說中的,有窮人活路的地方逃亡,給青山堡造成不小的衝擊,但也拉開了北方流民大規模移民台灣的序幕。這些都是後話。

已經到家,剩下的事不用大少管,隻是在自船靠岸的時候,看了看船塢裡的已經完工九成的新船。

又把注意力放到了雙龍泉東邊的一處新建設的院子自言自語那應該就是新建的酒廠吧,抽個時間帶過去看看搞得怎麼樣了。

程風剛回到學校門口,就見到在學校的右麵建了好大一座院子,院子的大門上還掛著回春堂三個字。

好家夥,幾個月不見,還真的修了一座大大的醫院出來。

程風高興,跑進醫院去先給李樹初,戴銘軒請了安。

這才跑進教師院去給老師,師母請了安,父才屁顛屁顛的跑回了家找老娘去了。

三個月沒見媽了,想啊。回到家裡,老媽果然在家,老妹程思雨都有八個月了,正坐在炕上扳手指。

程風趴在妹妹身邊逗弄了幾句老妹,才抱著老媽的手臂,眉飛色舞的講述這三個月的江南見聞。

聽得程王氏心生向往,伸手摸摸程風的臉,笑道“兒子,下次再去江南,能不能帶娘一起去,讓娘也長長見識。”

程風嗬嗬一笑“娘想去江南,簡單,咱們明年冬季去南京住就是。”

程王氏開心的笑了,伸手抱著程風貼了貼臉蛋“還是俺兒有孝心。”

隻是程王氏並沒有把兒子說的明年冬季去南京住的話當真。

第二天清早,程風跟著姐姐們早早的就回了學校,出早操時,程風總算是看到自己想看的場麵,近千人集體打八極拳,聲勢浩大,宏偉壯觀。

小少年吳鐘在高台上領拳,總教頭賴道人站在高台上掃視全場,滿臉的嚴肅與莊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出完早操,程風又去了老師家,上交了自己三個月的練字本,這是大少當時出遠門時答應老師的家庭作業。

袁可立接過學生的作業本,還是有些滿意的,小徒弟出門三月,沒有忘記自己還有學業,不管字寫的好不好吧,隻看了作業本的厚度,覺得還是認真的寫過幾天的。

程風告辭退下,忙自己的事去了。

袁可立也拿起作業本查看。隻見作業本的封麵上寫著《海外奇聞錄之帝國的餘輝》。

袁可立一看,這還是抄寫的故事。心裡好奇,便認真的閱讀起這篇故事來。

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據說在遙遠的大洋對岸陶唐洲,有一叫《大暗神國》的大王國,是陶唐洲最大的王國。

從立國至今,己有二千零四十年國祚,大暗神國的國王姓洪,傳至芊齋王時,已是第十三位國王。

芊齋王稱王四百八十年,在位期間,因為朝裡宗門的代理人強行索要高額回扣,逼反了西南方的小家族。

拚命欺壓北邊的獸人,逼反了北方的獸族,幾十年戰爭,把大暗神國搞得國庫空虛。

芊齋王死後,其長子繼位,不想第十四位國王剛登基一年,因為神國財政空虛,國王想征收商稅。

可全國的商業都在各大宗門手裡,自古都是宗門分國王的錢財,哪有國王分宗門錢財的道理?

國王收商稅,自然就侵犯了各宗門的利益,於是各宗門暗中聯合,一包誅仙散要了國王的命。

於是年僅一百四十歲的世子繼位,年號地碧。

地碧王是名器修,喜歡煉製各種器物,年紀雖小,但知道自己老爹是怎麼死的,自然想要報複。

仗著自己年紀小,裝著不懂事,把管理神國的權力下放給了自己的大管家。

自己裝著隻喜歡煉器的樣子,表麵上從不過問王朝的事,暗地裡支持大管家搞事情。

大管家知道自己的權力是哪裡來的,自然順著主子的意,還是強行推行了商稅和礦稅的征收,抓住個機會就會把那些宗門的代理人往死裡整。

但是那些宗門一時找不到機會搞死地碧王,就朝地碧王的兒子下手,所以地碧王登基六十年,隻要生女兒沒有事,隻要是兒子全都夭折,最後隻活了一個兒子。

可是在地碧王第六十年的時候,一顆天外流星。砸進了王城西南角,引起大爆炸,造成了數萬百姓的傷亡,地碧王唯一的兒子也在這次大爆炸中被人捂死,還說是被嚇死的。

地碧王從些無後,就算如此,宗門也沒有罷休。

終於,在地碧七十年的某一天,地碧王乘船落水,搞死地碧王的機會來了,有府醫進言,落水有可能會感染風寒,須要喝預防風寒的藥。

果然,一碗普通的預防感冒的湯藥,還是要了身強力壯的地碧王的命。

各宗門又推出了地碧王的弟弟登基,年號稗镓,稗镓王年少,從小生活在深宮,活人都沒有見過幾個,那知道各宗門的彎彎繞繞。

隻知道哥哥家的大管家不招宗門喜歡,便應了宗門的要求,把己經成為自己大管家的大管家殺了,斷了自己的左膀。

又有宗門長老提議,做為受全宗門愛戴的大王,怎麼能不相信自己王國內宗門弟子的道德節操?

我們大宗門都是飽讀詩書的文化人,都是謙謙君子道德的典範。

大王天天派人監視著我們,這對我們不尊重,也不信任,希望大王把監視各宗門的督查人員撤回。

稗镓王一想也是,自己手下的各宗門,個個的都飽讀聖賢之書,人人是謙謙君子,怎麼可能會有小人。

於是就把監督各宗門的人手撤了回來,關到了自己的院子裡,斷了自己的右臂。

左膀右臂都沒了,最少還有眼睛耳朵吧。

可稗镓王覺得吧,偷聽彆人說話那是不道德,監督彆人乾活那是不信任。

於是把這些給自己打探消息的人也全部都撤了回來不再放出。

從此以後這稗镓王是左膀右臂也沒了,眼睛也瞎了,耳朵也聾了。

稗镓王剛登基沒幾天,就被宗門代理人一句征收商稅礦稅是與民爭利為由,要求取消。

這稗稼王都沒見過普通的百姓,他哪分得清楚誰是官誰不是民啊,宗門的人怎麼說,他就怎麼信。

於是,便隨了宗門的願,取消了所有的商稅和礦稅。

可國家需要稅收,不收商稅礦稅,錢從何來?

宗門長老道“但凡是開礦的,經商的都很窮,飯都吃不上,不能征他們的稅。

天底下最有錢的是種地農民,農民最有錢,應該多征他們的稅。”

稗镓王相信了他們的話,就把所有的稅收全部壓在百姓的身上。

可就算把所有的稅負都壓在了百姓身上,你收來的稅能乾點正事也好啊。

可這稗镓王哪裡知道,他絞儘腦汁收刮百姓得來的稅款,啥正事沒乾,全讓那些宗門的長老用各種各樣的名義,爪分了個乾淨。

就算如此,宗門長老門也覺得這樣還不夠,就趁著稗镓王耳聾眼瞎之際,暗中勾結北方的獸族,出賣大暗王國的利益,向上往死裡坑稗镓王,向下往死裡整大暗王國的百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終於在稗镓二十年的時候,不堪重負的百姓實在是活不下去了,開始造反。

造反進行了整整一百七十年,最終,造反的百姓攻進王城,推翻了立國二千七百六十年的大暗神國。

而稗镓王最後隻能在自家後山的一棵歪脖子樹上吊死。

到死他都不明白,至從自己登基為王起,天天勤勤懇懇的,累得半死。

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比豬還差。可為什麼這個王朝的百姓還是要造自己的反。

到死,他都是個沒想明白,為什麼自己勤勤懇懇的還是會亡國的糊塗王爺。

大暗王朝亡國了。可推翻大暗王朝的造反頭領李黑鴨是個棒槌,他除了會搶劫,會殺人外,就隻喜歡錢財和美女。

至於如何治理國家,那是狗屁不通,對於被自己打下來的地方,根本就不知道如何管理,最後被北方的獸族撿了個漏。

獸族跟在李黑鴨後麵,李黑鴨負責在前麵搶錢搶人,搶糧食。

獸族在後麵,負責接收一座座沒人管理的城市,不費吹灰之力,輕鬆得了天下。

也開啟了神國三千年獸人統沒的黑暗時代,最後被域外的魔族欺負得差點亡國滅種。

故事寫的是跌宕起伏,精彩萬分。不失是一本能引人入勝的好故事。

故事裡,程風把天啟,崇禎兩朝發生的所有大事都寫得很清楚,雖然換了一個名字,換了一種說法。



最新小说: 一頁時間 陸沉蕭婉 三號風球 念念繁星 和分化成O的宿敵先婚後愛了 重修魔道 婚前失控,禁欲總裁成了黏人精 穿越異界:我跟天道做交易 逃荒女變富婆:糙漢寵妻無下限? 風流村官上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