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嘴角露出自信且堅定的微笑“老師,這朗朗乾坤,怎能沒有天理公道?待到明日,我必向父皇上奏,求得一道行之有效的聖旨。”
夜深了,但是書房裡的燭光依然跳動。這光芒如同即將點燃的改革火焰,在李承乾心中孕育著溫暖而強烈的希望。
李承乾在書房中靜坐,燭火跳躍著映照在他專注而嚴肅的臉上。他深知眼前的奏章並非普通的文件,而是承載著無數人命運的重擔。此刻正是決策的艱難時刻,稍有不慎,可能引發治安動蕩,甚至血雨腥風。
太子輕撫著黃絹,筆落在紙上,似乎承載了幾千年儒學的深思熟慮
“朕聞國家之興衰,唯有秉持仁愛之道,何必輕視民眾之性命?故而如今禁止買賣奴隸之製度,爾等地方,自此以後應當嚴格執行帝國律法,凡是官府查實的民眾被冒充為奴隸者,應當立即釋放並讓其攜帶妻兒歸眾,賦予良民身份。”
翰林學者在一旁輕聲提點
“秉承太子之意,法外施恩,仍當分明解放的奴隸應當妥善安置,不可使其生計無所依靠。”
李承乾點頭,繼續補充
“奴隸一旦被釋放,皆應全力保護其市民權利,年滿二十五歲者,有機會通過經學考試入仕為官,若有勇士,還能夠入伍受訓。同時需要為即將釋放的奴隸預設安置場所,解決其生活的基本需求。”
翰林學者再次看過,帶著一絲憂慮
“此舉必然會引起一些貴族的不滿,因為我們觸動了他們的核心利益。”
太子沉穩地回答
“這個問題必須妥善處理。一方麵,建造安置場所需要他們出資出力;另一方麵,我提議給予一定的獎勵,表彰他們的大公無私之心。用這種方式疏導,總比直接衝突要好一些。”
於是他又寫道
“朝廷將根據釋放奴隸的數量賜予金、銀、布匹作為嘉獎,確保貴族不因這一法令受到過大影響,期望在維護公平的同時也能護佑民生。”
李承乾又凝視了一陣奏章,沉聲說道
“老師,請幫我審閱一遍。字字句句,關乎的不僅是奴隸們的命運,更是朕治理下的國家大計。”
翰林學者輕聲應道,認真審閱起奏章
“禁止人口買賣,對少數權勢衝擊過大,應當確保軍隊隨時能夠響應可能的動亂。太子明察,這恐怕需要先暗中聯絡主帥,做好應對準備。”
想罷,李承乾又補充了一番密令
“奏章之外,另書秘密指揮旨意,務必可靠保密,不讓意圖不軌之輩察覺。欲使朝政得以清明治理,非得全民革新不可。”
兩位心有靈犀,即便在深夜,也胸懷壯誌。燭火漸漸熄滅,但在書架上留下榮耀的光明,照亮著“五雨桑竹”的夜晚,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變革。
議事殿內,氣氛緊張而莊重。太子李承乾一手托著奏章,一手恭敬地將策劃書呈給了端坐在龍座之上的皇帝李世民。皇帝神情嚴肅,一臉凝重,心思深沉地審視著太子遞上來的奏折。
“父皇,兒臣深感身處天理興衰之際,唐帝國已漸興善政,唯有奴隸買賣這一環節,極為時弊。兒臣特請父皇聖裁,廢除這卑賤之事,興起我大唐盛世之政。”李承乾言語中充滿堅定和懇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李世民緩緩翻閱著奏章,目光銳利,他輕輕點頭“承乾,你所呈之議,考慮得十分周全,你的心思朕明白。但務必謹慎行事,稍有差池,恐怕會引起動蕩。”
太子微微一笑,早已想好應對之策“兒臣已有準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會先在京城地區試行,待效果評估後再逐步深入推進。此外,朝廷將設立專門賬戶,對於那些自行解放奴隸的君子給予獎勵。”
皇帝若有所思,半晌後說道“朕知你心懷蒼生,但仍需有備無患。朕會派遣密探監視各地行動,以免出現意外變故。”
李承乾一臉憧憬,再次拜謝“兒臣謹記在心,定不負父皇所托。”
數日之後,李承乾召集了最為忠誠可靠的官員和孟子學派學者,在皇家內院等候皇帝的旨意,期望能夠儘快將這一措施付諸實踐。學派導師特立獨行,卻也對此舉表示認可。
“承乾太子,此舉非同小可,我們該如何按步驟進行?”學派導師略顯擔憂,卻更為堅定。
太子回答“初步先在京城培養民眾意識,然後由京城向四方郡國推廣。我們要用事實說話,展示出禁止後代淪為奴隸的益處。”
數日後,京城之中街頭巷尾充斥著無數傳單和標語以及宣布新政策的皇榜,極具前瞻性的政策和公開透明的改革意圖廣為人知。貴族與市民們議論紛紛,有感恩天子者,亦有抱怨不停者。
“禁止買賣奴隸了,這以後怎麼雇傭莊稼勞力啊?”一個商人在市場中憤憤不平。
“但咱們本來就不該買賣人口吧?”一名看上去是讀書人的青年男子溫文爾雅地回答,“太子深謀遠慮,我等應當順應國法才能見到治理之道。”
李承乾見狀隻是微笑,在心中提醒自己,萬事開頭難,但唯有堅定信念,事在人為,大唐的盛世才能長久。
喜歡李承乾天命所歸,請尊我太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李承乾天命所歸,請尊我太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