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瑩並不清楚批發市場的確切位置,但大概方位她知道。憑著自己後來的記憶,她朝城東走去,東大市場應該一直在那個地方。
第一次進城的學琴感覺眼睛都不夠用了,來回左右看,導致自行車都跟著晃起來。
累得氣喘籲籲的馮雪瑩喊道“你在乾嘛?再這樣要摔倒了。”
“二姐,要不我們走一會吧。”說著雪琴從後座上跳了下來。
馮雪瑩左腿支在地上,右腿從自行車前梁上跨過來,推著自行車緩慢移動。
馮雪琴接過二姐手中的自行車,問道“你也不找個人問問,就帶著我走,知道地方嗎?”
“大概知道”
“你又沒來過,怎麼知道的?”馮雪琴瞪著眼睛看向二姐。
壞了,又說漏嘴了。
馮雪瑩趕快搪塞“小時候來過,大概有點印象,市場又沒有挪地方。”
“也是哦。”馮雪琴自言自語。
很快,兩人來到了東大市場。
這是一個批發兼零售的市場,左右都是攤位,吃的、穿的、用的一應俱全。
馮雪瑩重點關注的是腐竹、粉條、海帶等乾貨的價格,順帶問了下瓜子、花生和糖。她跑完了整個市場,問了十幾家後,心裡也有了底。
接下來就是談價格的環節。隻有50塊錢,根本買不了多少東西,量太少就和零售差不多了,價格完全沒有優勢。
馮雪瑩跟賣家說自己有個很大的門市部,先各樣拿一點回去試試,如果賣得好就會大批量進貨。
可這年頭做生意的人可不好說話。他們大都條件不錯,既能拿出本錢壓貨,競爭對手又少得可憐,幾乎都是獨家生意。
搞批發的人都財大氣粗,家底殷實,根本看不上幾斤幾兩的利潤。
一家挨一家都快問完了,有些人連個好態度都沒有,直接告訴馮雪瑩“沒錢就不要想做生意,哪涼快哪待著去。”
好不容易想出來的點子,還沒開始就要夭折了。馮雪瑩越問心越涼,耷拉著腦袋就往攤位上走,腳步也變得沉重起來了。
這已經是倒數第二家了,她也不抱什麼希望了,肯定沒有人願意批發斤,有人零買的都比自己多。
攤主是一個長相清秀的女人,懷裡抱著個兩歲左右的孩子。不等馮雪瑩開口,她就熱情招呼“過來看看,需要點啥?自家吃還是回去賣?”
這個態度讓馮雪瑩瞬間打起了精神,她忙問“姐,我想各樣混著少拿一點,回去賣差不多了再來拿,因為我沒那麼多錢。”
都這個時候了,她也不想編什麼說辭了,乾脆實話實說,權當碰個運氣。
“你挑吧,生意都是從小做起來的。”
這意外的回答令馮雪瑩又驚又喜,不過她還是很快控製好自己的表情,趕快補一句“真的能給我批發價?”
這才是關鍵,如果價格沒有優勢,買了也是白受苦。反正她已經把市場上的價格了解清楚了,如果給高就算了。
對麵的女人微笑著說“妹妹,你放心,不是批發價回去你們怎麼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