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早就知道災民進京的事情,甚至提前半個月就知曉了。
畢竟,沒他這個皇帝點頭,這些災民彆說進京,可能連沿途的關卡都過不去。
不過說起災民,也算是關中的老傳統了。
當年關中受災,隋文帝就曾帶著關中百姓去洛陽就食。
所謂的就食,其實就是要飯……
關中繁盛,但帶來的問題就是人多地少,一旦遇到災荒年就會出現糧食不夠吃的情況。
事實上,關中的糧食早就不夠吃了。
彆說遇到災荒年,哪怕是風調雨順的年景,糧食也是捉襟見肘。
因此,這幾年朝廷一直試圖將多餘的人口外遷。
隻是收效甚微,很多百姓寧可餓死都不願意千裡遷徙。
李世民放這些災民進京,不僅僅是讓他們有個活路,還有考驗下李厥和李治兩人對災民治理的表現。
因此,李世民一大早就白龍魚服來到了城外。一來是看看災民情況,二來是看看兩縣對待災民的態度。
李世民先是來到長安縣,隻是等了一上午,非但沒有看到有人搭建粥棚,反而聽到一些挑肥揀瘦的聲音。
“尉遲家紡織作坊招工啦!”
“男女不限,隻要年輕力壯的!”
“每人每天三十文錢,外加兩鬥米!”
“嫡長孫家的作坊也招人,每天三十五文錢,外加兩鬥米。不過隻招三百人……”
實話說,長安縣衙這邊開出的條件不錯,讓很多人都心動了。
隻是這個隻收年輕力壯者,讓很多人打起退堂鼓。
然而,正當他們猶豫之時,不知誰喊了一嗓子。
“大家注意啦,萬年縣那邊免費施粥,隻要人去了就能喝粥!”
眾人一聽這話,呼啦啦就跑了,隻剩下衙役尷尬的呼喊聲。
李世民聞言滿意的點點頭,心想李厥可能年歲太小,還不懂這些災民的想法。相對來說,還得是年長十歲的李治,做事更加穩妥一些。
“咱們去萬年縣看看!”
“諾!”
不多時,李世民就帶著護衛,騎馬來到萬年縣。
剛到萬年縣郊外,他就看到一排排粥棚整齊的立在城牆下邊。
萬年縣衙的衙役們賣力的招呼著,並組織災民有序排隊領粥。
李世民繞著粥場走了一圈,發現自家兒子竟然在煮粥,這讓他心裡更加欣慰了。
“這個劉仁軌不錯,是個乾事之人!”
張阿難聞言滿臉不解的道。
“陛下,明明是太子殿下在做事,您為啥稱讚劉仁軌?”
李世民聞言冷笑道。
“你當朕不知道啊,李治自幼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他哪懂什麼煮粥。”
“這定然是劉仁軌教的,讓他親自煮粥,身先士卒。一來可以體現其愛民如子,二來也可以盯著衙役,防止他們克扣糧食。”
張阿難聞言裝作恍然大悟的“哦”了一聲,然後不屑的撇撇嘴。
他對這種賑災的方式非常不屑,畢竟吃粥隻是餓不死,想要吃得飽,吃的有尊嚴,還是得去長安縣那邊做工。
而且,長安縣給出的工價著實不低。又是給錢,又是給糧,足以養活一家老小了。
如果這種條件他們還不乾,那就隻能證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災民沒餓到程度!
不過,這種話他也隻能在心裡腹誹下。
畢竟陛下顯然更喜歡李治這種方式,對李厥那邊的以工代賑不大感興趣。
李世民見災民都有飯吃,就放心的回到皇宮了。隻是到了皇宮沒多久,他就對張阿難說。
“你派人盯著點,什麼時候長安縣施粥告訴朕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