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永樂皇帝也是太宗,也像朕一樣當年八百王府護衛起兵。”李世民看到朱棣八百人靖難與自己八百人玄武門之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忍不住嘖嘖稱奇。
“隻是,這永樂皇帝所麵對的局麵比朕當初看起來更要棘手啊!”
......
【而後,朱棣登基,恢複洪武年號,是為洪武三十五年,也就是說,他爹從棺材裡跳出來為他傳了皇位。
次年,朱棣改元永樂,開啟了永樂盛世的大治之世。
但朱棣是一個喜歡征戰的皇帝,他為了洗刷自己靖難的汙點,一生都在南征北戰,宣揚國威,他在位期間,明朝的疆域達到了頂峰。
而朱棣的每次親征,都會讓太子朱高熾留守京師監國,當時,朝廷上下百官莫不屬於東宮學生。
故而,又有人戲稱朱棣是朱高熾的“征北大將軍”,真正的永樂皇帝朱高熾。
也正是因為朱高熾傑出的治世才能,才讓朱棣每次都能足兵足餉的南征北戰,而朱高熾也是永樂年間名副其實的“常務副皇帝”。
我們都知道,肥胖是一種病,肥胖的增生會伴隨著一係列的疾病的出現。而朱高熾好甜食,身材肥胖,又常年的處理大量的政務,身體虧空更加之多。
在朱棣駕崩後,朱高熾登基僅不到一年便駕崩去世。
朱棣的好聖孫,朱高熾的嫡長子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
明宣宗自幼英睿聰達,有跟隨朱棣南征北戰,耳濡目染下,他就被朱棣培養成了一個文武雙全的皇帝。
在他繼位後,繼續延續了大明的盛世氣象。
但早年的征戰留下的身體創痕也讓這位大明的明君,無法挽留的走向了自己的人生終點。
宣德之治僅持續十年,朱瞻基便駕崩去世,留下了八歲的幼帝朱祁鎮。
好在,朱祁鎮由於年幼,在正統七年以前,大明在太皇太後張氏、內閣三楊的主持下仍然保持了盛世氣象。
正統七年,朱祁鎮親政,他任用宦官王振,開啟了明代宦官專權的先河。
王振顯赫一時,他甚至推翻了朱元璋在奉天殿前立下的“宦官不得乾政”的石碑。
在王振弄權期間,沒有向他行賄的地方官不得進京,京官不得升遷,大明的朝政被搞得因此烏煙瘴氣。
不過,先彆慌,大明雖然顯現了衰敗的氣象。
但幾十年來的盛世豈是一朝就能結束呢?
大明依然強盛。
這裡有三楊致仕前培養的諸多能臣好手,這裡有大明的無敵將軍三朝老臣英國公張輔仍在世,有自朱元璋、朱棣的龐大勳貴集團,諸如魏國公、成國公等武勳,又有宣德年間老臣仍留。
所以,大明仍然強盛。
但對於作為生下來就是要敗壞大明江山的朱祁鎮而言,這怎麼行呢?
於是,他決定要像自己的祖宗們馬上立功,揚大明皇帝天威。
三大營,這是一支由朱棣建立的當時世界上最強的部隊,他們曆經三朝,身經百戰,跟隨皇帝和名將們南征北討,建立了無數的功勳。
決定親征的朱祁鎮帶上了大明的二十萬精銳與半個朝廷的文武大臣勳貴等,在王振的慫恿下,禦駕親征!
結局可想而知,自幼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的朱祁鎮哪裡懂得兵事,但他依然要指點乾坤。
最後,二十萬精銳帶上輔軍共計五十餘萬人對戰近三萬瓦剌軍,而殆滅於土木堡,喪命於關外。
隨從出征的英國公張輔、駙馬都尉井源、兵部尚書鄺堃、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了銘、王永和等50多名朝廷重臣戰死。
大明的半個朝廷直接團滅,喪失了行政機能。
至此,明朝正統十四年,標誌著大明的盛世正式結束,大明由盛而衰,逐漸走向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