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農郡,潼塬。
潼塬此處,前有深溝,南倚華山,北帶大河,天然成關。原本有個桃林要塞在此,但衛將軍徐澤入主關中後,便發饑民二十萬,以工代賑,對桃林要塞進行修整,加高加固城防,更名潼關。
此時的潼關仍在修繕當中,關中饑民對於這種乾活便管飯的勞役並不排斥,乾起活來倒也賣力。
此時距離槐裡城那一場大火已有半年。
半年前的槐裡一役,李傕弑殺天子而後死於張繡之手,長安百官死於槐裡大火少有存活。而在郿縣兵敗的郭汜、樊稠、李利三將,郭汜為馬騰長子馬超所斬,樊稠死於韓遂部將閻行之手,李利在逃亡路上得知李傕之死,絕望自刎。支援陳倉的李暹得知這些變故後,很乾脆的帶著陳倉向劉焉部將漢中太守張魯投降,陳倉也因此一直被劉焉占領。至於弘農張濟、華陰段煨,早在得知長安落入衛將軍徐澤手中後,便直接率軍投降,不做無謂的掙紮了。
至此,整個關中大地隻剩下益州劉焉、涼州牧種邵(李傕死後馬騰、韓遂推舉涼州刺史種邵自稱州牧)以及衛將軍徐澤三方勢力,其中劉焉隻占領了陳倉以南數縣,進取之心並不強烈;而種邵為代表的涼州眾軍閥,卻占領了幾乎整個右扶風和左馮翊地區;衛將軍徐澤則隻有以長安為中心的京兆尹地區。
然而,由於李傕主政時的暴行,以及涼州眾軍閥內部爭奪地盤的鬥爭,關中的大部分人口都湧向了相對安穩的京兆尹地區。一時間,長安人滿為患,舉目望去都是難民饑民。
有鑒於此,徐澤下令放開長安的糧倉,一麵廣設粥棚,吸引饑民不至於鋌而走險;一麵推廣所謂的以工代賑,將難民分流出去進行各項工程,其中修建潼關,便是其中的一項而已。
長安城,京兆尹官寺內,徐澤及其麾下文武正在進行每月例行的公務會議。
“主公,以工代賑三個月已推廣三月有餘,長安各地的流民已經逐漸被分流至京兆尹各處的,工程。”即便過去這三個月每天都會接觸這個詞,張言對於“工程”一詞仍覺得拗口。
“各地的工程都完成的差不多了吧,春耕將至,是時候將這些流民安置至各縣屯田了。”徐澤自從進入長安後便封閉了宮室,一直在京兆尹的官寺內辦公。
“主公,關中雖然暫時安定,然左馮翊、右扶風及陳倉仍未掌控在手,這時候進行春耕,就怕戰亂一起皆白費功夫。”
“春耕不行則民心不定,況且,長安的糧倉再大,人吃馬嚼的也撐不了一年。南陽那邊也不得安寧,若不進行春耕,我等喝西北風不成。”
“涼州眾將攻伐不息,主公為何不將左馮翊、右扶風收回?”參軍寧隨對於徐澤這半年一直放任涼州眾將的行為表示不解。
“我等乃是外來之人,若有選擇,關中人怎麼可能會接受我等?即便是京兆尹,這半年來明裡暗裡對抗我等的世家豪強還會少嗎?關中死的人已經夠多了,我也不願多做殺戮,那邊讓他們自行比較,是在我徐澤治下安心納稅好,還是在那些涼州武人的刀刃下苦苦求生強。”徐澤頭也不抬的答道,旋即又抬起頭問,“關東可有何變故?天子和朝臣均歿於戰火。常言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半年無君,漢室名存實亡,我可不信人心不會產生變動。”
“確實有些有趣的事情”,徐澤與賈詡見麵後,二人長談了一日夜,之後繡衣衛這個兼顧軍情與特務的組織便交到了賈詡的手中,賈詡對於這個機構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繡衣衛的實力與影響力與日俱增。
賈詡稍微整理了下手中的情報,接著開口道“袁本初在袁家的門生故吏的支持下,已然掌控了冀州大部。天子遇弑後,袁本初與冀州牧韓馥便積極聯絡幽州牧劉伯安,意圖擁護劉伯安繼承大統。但劉伯安部將中郎將公孫瓚卻強烈反對劉伯安為帝,劉伯安也嚴詞拒絕繼承帝位。故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劉伯安倒不愧為漢宗室長者。”徐澤頷首。
“劉伯安不願稱帝,但是卻有兩人,恐怕將於近期公告天下,自立為帝。”賈詡仿佛看到了什麼非常有趣的事,忍俊不禁道。
“說來聽聽。”堂中其餘人員聽到稱帝二字,也都側耳傾聽。
“欲稱帝者有二人,且都在豫州。其一為陳王劉寵,其二乃是那袁公路。豫州出二帝,著實駭人聽聞。”
徐澤聽了後笑道“陳王此人乃明帝玄孫,當此天下無君之時,稱帝倒也合情合理。但這袁公路稱帝,卻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韙了。”
“汝南袁氏乃天下仲姓,袁公路其人向來妄自尊大,一時發昏自立為帝,卻也不足為奇。”
“說起來,揚州孫文台這半年有何動作?”
“孫文台向來鋒芒畢露,不想這半年卻藏鋒於內,一心經營揚州,想來所圖甚大。”
“袁公路自取死路,陶恭祖日益老邁,這孫文台定然是在等待時機。”徐澤歎道,“中原紛亂,我等關中也尚未一統,這天下,不知道何時才能得到安寧。”
賈詡拱手,並未接話。
“主公,朱公偉如今駐軍雒陽,招募四方流民,力量也不容小覷。”寧隨提醒道。
“無妨,若非朱公偉德高望重,天子與百官之死也不會這麼容易與我等撇清關係。此人年事已高,有心恢複大漢舊都那讓他便是了。”
當日天子與百官皆死難一事傳開,天下一片嘩然,不少諸侯直接將矛頭指向了衛將軍徐澤。好在朱儁將徐澤一開始的謀劃公布天下,並以自身的名望為徐澤辯解,這才讓徐澤從容脫身。
同時,天子與百官死難,長安朝廷蕩然無存,朱儁也沒有進軍關中的必要了。本來朱儁是打算就此解散部眾回江東養老,但雒陽的淒涼卻讓這位大漢忠臣起了經營雒陽之心,遂就此駐紮,廣招四方流民,在雒陽的殘垣斷壁間恢複生產,讓原本千裡無雞鳴的雒陽地區恢複了些許生機。漢帝既死,長安和雒陽的政治意味也驟然消失,周邊的諸侯自然也不會貿然侵犯殘破的雒陽,相比於天下各處的烽煙不息,此處竟是難得的一片樂土。
喜歡漢末戰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漢末戰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