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_做夢都想暴富後,我穿成塌房偶像_思兔 

第17章(1 / 2)

國內的雜誌從六十年代開始,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進入高速發展期,九十年代進入鼎盛狀態。

很多八零九零後印象中的《讀者》《知音》《故事會》《青年文摘》就是那個時候雜誌銷量的四大巨頭。

據權威調查機構了解,最頂峰的時候,《故事會》的發行量月均有一千萬份,其他稍差一點,也有五百萬以上的月銷量。

這和每家雜誌的風格有一定的關係,

《讀者》最早叫《讀者文摘》,仿的是美利堅最大的期刊雜誌,後來被告了,改名成了現在的名字。

創刊之初,其理念就是試圖通過雜誌讓其目標人群了解外界的美好事物,拓寬視野。

總結一下,就是雞湯加國外小故事。

《青年文摘》是它的同胞兄弟,調性差不多。

《知音》則是注重女性情感故事,帶有一定時尚屬性。

封麵市場會用各大明星引流。

《故事會》則比較有意思,它可以說是通俗文學大賞。

恐怖搞笑、國內國外、警匪案件、夫妻打架、鄉村秘聞等等你都能在上麵找得到。

而這本雜誌的發行量有多恐怖,銷量位於當時世界所有雜誌的第六位,可見一斑。

而豐富有趣的小故事就是《故事會》暢銷的核心。

每個故事不超過六千字,精簡簡短,300字一個小高潮。

是屬於那個時代的網絡小說。

但同樣的,隨著互聯網的崛起,特彆是智能手機的出現,讓這些雜誌日落黃昏。

因為人們已經不需要再通過雜誌作為窗口了解世界,

便捷的移動端可以讓所有人足不出戶,就和世界聯係在一起。

所以這些雜誌以前的賣點,在現在已經不具備了。

而《兒童文學》這份在過去絕非頂流的雜誌,卻在時代的浪潮中站住了腳跟。

在現代依舊能保證實體端有一百多萬冊的銷量。

數字版也有八十萬的訂閱。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兒童文學》麵向的是學生群體,而學生又是最常去書店的。

“今天去我家玩麼,我爸給我買了變形金剛,能發語音,能變形,可酷了。”

王子涵和吳佳慧是附近小學的四年級生。

剛剛放學,兩個小孩朝校門走去,小胖墩王子涵背著書包屁顛屁顛跑過來了。

周佳慧梳著馬尾辮,穿著小裙子,精致的像個洋娃娃。

“不去了,今天我爸爸回來。”

周爸的工作經常需要去一些大山深處,一去就是十天半個月,難得回來。

“這樣啊。”

小胖墩有些失望,

出了校門,外麵兩位年輕的母親也坐在電瓶車上等著了。

兩家也是住同一個小區,自然也是一起走。

路上難免聊了起來,話題自然圍繞著家庭,孩子。

“我都愁死了,我們家王子涵現在詞彙量和閱讀理解成老大難了。”

“我昨天輔導他寫作業,成語填空,什麼大什麼粗,正常都是財大氣粗,你知道他寫的什麼?”

“我大便粗。”

王媽年輕漂亮,來接孩子還特地畫了一個妝,這會兒怨氣滿滿。

“還有組詞造句,爺爺,校長,我,孔雀舞。他寫的是,校長爺爺給我跳了一支孔雀舞。”

“真的是氣死我了,作文也寫的亂七八糟,形容詞亂用,教也不聽,一點法子沒有。”

周媽聽了也忍不住笑。

王子涵坐後座還以為是好事,忍不住洋洋得意。

“我們家子涵有你們家佳慧一半的腦子就好了。”

王媽想到自家的傻兒子,忍不住歎氣。

“可以多看些課外讀物,訂閱一些兒童方麵的雜誌。”

周媽笑過以後,給出建議。

“雜誌?不都是大人看的麼?”

王媽心裡的雜誌都是《vogue》《時尚芭莎》這類,有時候去美容院,櫃台上會擺放幾本,給客人打發時間?

“對,我們家定的是《兒童文學》,還有《少年文摘》《科學世界》,都是給孩子看的。”

“有用麼?”

“也是她爸給她定的,不過我自己有時候也會看,內容確實挺好的,這雜誌也有實體書,前麵就有一家書店,你可以先買兩期看看,有用再在網上定。”

王媽心動了。

但凡涉及到孩子,父母都舍得花錢。

“行,那就買一本看看。”

說著,就分道揚鑣,殺到書店去買雜誌去了。



最新小说: 當徒弟對我木有愛情 起源囚星 被休後,我帶兩娃走上人生巔峰 崩壞:朋友,要一起衝樹嗎 小炮灰重生後,選擇反派竹馬 穿書男配:咱們不是兄弟嗎 從前文明開始的崩壞旅途 星爍大陸 我將幸運值疊加十萬,刀刀爆極品 三國:村民向你分享了聚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