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六十萬人中,張寧的寶鈔提舉司直接雇傭了近十萬人,組成了浩浩蕩蕩的建築隊伍,投身於新金陵的建設熱潮。
除了這支龐大的施工隊伍,
金陵周邊的磚窯和木材廠,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這些新興的產業又帶動了煤礦的大量開采。
大運河上,船隻絡繹不絕。
呈現出了一派繁忙景象。
如此繁榮的場麵,可謂是曆史罕見。
朱元璋在城外巡視一圈後,目睹運河上的盛況,也忍不住讚歎道:“這小子,到底印了多少寶鈔?”
蔣瓛站在朱元璋麵前,恭敬地回道:“陛下,臣也略有耳聞。”
朱元璋歎息道:“說給咱聽聽。”
蔣瓛輕聲說道:“儘管朝中官員對張大人多有怨言。”
“但是,陛下,您可知道百姓的反應……”
一提到百姓。
朱元璋的眉頭立刻緊蹙起來。
“百姓有何不滿?”
“他們是否對張寧有所非議?”
他始終都將百姓的福祉,放在心頭的重中之重。
蔣瓛搖了搖頭,回道:“並非如此,城裡的百姓已經無暇顧及張大人的是非了。”
“他們很多人拿到豐厚補償金後,就瞄準了金陵城重建產生的商機,有的北上采購煤炭,有的在當地造船,有的開設磚窯。”
“要是如此下去!”
“臣估計光是應天府一年產的磚石,就可能超過我大明前幾年的總產量。”
朱元璋的眉頭緊鎖,低聲喃喃道:“這就是百官悲,百姓笑……”
“好啊!”
“百官悲,總比百姓悲好!”
說到這裡。
他心中不禁的想道:“難道張寧這家夥,真的沒有亂來?”
“一直在布局著什麼?”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金陵城雖然弄得一片混亂。
但一切似乎還在他可控的範圍內。
“對了,張寧把金陵搞得天翻地覆,總不會就此撒手不管吧?”
“他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蔣瓛解釋道:“張大人不僅僅是重建金陵,他實際上是對整個應天府進行了一次徹底的規劃!”
“根據規劃,新應天府將包括四十所惠民藥局,三百所社學,以及八所養濟院。”
聽到這個數字。
朱元璋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
“這麼多?”
他驚訝地問道:“咱大明全國的惠民藥局,加起來怕也不過如此吧!”
作為平民打拚上來的帝皇。
他深知民眾長期受疾病困擾之苦。
所以自大明開國以來,他就推動在各省建立惠民藥局。
但成效有限。
僅在省城建立了少數幾所。
而現在。
僅應天府一地,就計劃建立三十五所惠民藥局和二百二十所社學。
這讓他十分驚詫。
蔣瓛此時卻疑惑地看著朱元璋,問道:“陛下,這些措施歸根結底!”
“可都是在造福百姓啊!”
朱元璋一臉悵然的道:“咱當然知道這是為了百姓好!”
“但關鍵是!”
“他這些銀子是從何而來?”
“要是問題這麼簡單就能解決,咱還用得著他張寧來操辦嗎?”
曆史公會中。
朱祁鎮同樣露出了驚訝之色。
“我也有些好奇張寧是怎麼湊到這麼多錢的!”
朱厚熜輕描淡寫地低聲回道:“其實這不難。”
“因為張寧可以輕易地將寶鈔,拿到黑市上換成銅錢和白銀!”
“以此來穩定寶鈔的市值。”
“又得到了重建金陵城的銀子!”
對於朱厚熜所言。
朱元璋心中早已有所預料。
畢竟世上並沒有什麼點石成金之術。
張寧又沒有動用國庫的銀兩。
那麼張寧肯定就是在寶鈔上做了手腳。
朱元璋靜靜地凝視著遠方的金陵,一臉沉思道:“不過要真是這樣,那他這法子肯定也是撐不了多久的!”
“他如此大量印製寶鈔,即便從市場上回收再多的金銀,又有何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