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升看著衛明成,“對,趁著孫莉莉帶來的餘威還在,我要趁熱打鐵。”
他這麼說,衛明成就明白了他的打算。
徐東升這一段時間,經曆了紀委事件,土改事件,網暴事件,再到昨天的動員大會事件。
每一件都是風口浪尖,每一件都在把他往孤立無援上推。
現如今一切暫告一段落,徐東升選擇在這個時候召開乾部大會。
那些原本並不看好他的人,這個時候就會動搖。
如此一來,徐東升很可能會有自己人。
這讓衛明成心中有些詫異。
他跟鄭先功這些老同誌,老朋友,一直都有聯係。
早在徐東升還在珠城的時候,鄭先功就已經跟衛明成頻繁溝通。
他們說的是濱州的發展,以及鄭先功來濱州後,可以拉攏的人,以及需要打壓的人。
一開始徐東升並沒有出現在他們的視線內。
直到徐東升促成同珠城藥材市場和茂林的合作後,徐東升提出的中藥之都規劃,也終於能提上日程了。
他才有資格進入兩位老人談話的內容。
按照鄭先功的說辭是,如今整個濱州發展不均衡,甚至有些營養不良。
為了支持省會城市鄒康市,幾乎抽乾了全省的資源。
以至於農村人口嚴重流失,各地級市隻能以犧牲環境換利益的方式,繼續運轉。
而集全省之力發展起來的鄒康,發展的也沒有想象中的好。
經濟體量上,雖然掛上了一線城市的標準,但城市發展對基建,房地產以及福土康這一類外來公司依賴過大。
這一類公司,本身就是逐利而來,看重的是省裡給出的各種土地,財稅優惠,人事資源的優惠政策。
這就相當於在飲鴆止渴,越是依賴這些東西,就越是陷得深,甩不掉。
一旦停止對這些項目的扶持,他們就又會跑到其他地方。
到時候好不容易推起來的鄒康市,就會成為一個全國的一個笑話。
上頭讓鄭先功來做這個書記,除了平息嚴世寬和鐘愛民爭鬥之外。
嚴峻的發展形勢,也是他們考慮的重要一環。
而這個時候徐東升的中藥之都理念,恰逢其會,讓鄭先功看到了另外一條路。
濱州是個農業大省,最不缺的就是土地和農民。
如果能調動這些人的創收積極性,成功拉動全省的經濟,當下製約濱州省發展的桎梏就有了破解之法。
同時他們也明白。
在糧食安全和耕地紅線兩個高壓線之下,做成中藥之都何其艱辛。
鄭先功和衛明成說這些的時候,一度產生過換將的想法。
他想著,在全省範圍內,抽調出一些精明能乾,經驗豐富的乾部,來替徐東升做這個事。
但是被衛明成給否了,在他看來,想要做成這種事,不能靠官場老油子。
就得是徐東升這種有衝勁,有想法的‘新人’。
隻有這種人,才不會被長久以來形成的體製枷鎖禁錮。
甚至為了這個目的,他們有意的促成了徐東升這一段時間的經曆。
這些經曆,被衛明成說成了‘磨刀’。
為的就是將徐東升這柄破局之刃,磨得鋒利些,再鋒利些。
如今看,效果不錯。
就算所有人都反對,所有人都抵製,徐東升依舊能在這種壓力下,辦成了他想辦的事。
而經曆了這些,徐東升再去開乾部大會也好,去市井中尋找同道中人也罷。
找到的也都會是他的同道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