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明想起一個笑話,自相矛盾的故事。到底是長矛無堅不摧呢,還是盾牌刀槍不入。
這是個問題,有問題,那就得解決。
眾人明白了,朱興明是想實驗一下燧發槍的穿透力。將死豬罩上鎧甲,看看這燧發槍能不能穿透。
旺財屁顛的去了尚膳監,那裡是專供皇帝禦膳的。尚膳監,明宦官官署名,十二監之一,有掌印及提督光祿太監、總理,下設管理、僉書、掌司、寫字、監工及各牛羊房等廠監工等員,掌皇帝及宮廷膳食及筵宴等事。
大明朝是沒有禦膳房的,明宮廷禦膳管理,分為內外兩套衙門。外廷的管理機構有光祿寺、太常寺。內廷屬於宦官衙門的有尚膳局,屬於女官衙門的有尚食局。
五花八門的機構,都有負責禦膳的權利。旺財去尚膳監的時候,得知尚膳監居然沒有豬。
這讓旺財氣不打一處來:“豬呢?堂堂的尚膳監,竟連半爿豬都沒有,你們怎麼搞得。”
尚膳監的人知道這是東宮的太監,他們是得罪不起的,一名掌司恭恭敬敬的回道“回公公的話,皇後娘娘懿旨,宮中一切用度從簡。這整隻的豬是沒有的,公公可以去光祿寺看,那裡會有。”
光祿、太常二寺屬下均有很多廚役,以備禦膳、朝廷各種宴會以及祭祀食品的烹調之需。從分工上說,隸屬於光祿寺的廚役,其職責是“以給膳饈”,即負責皇宮內的飲食以及各種朝廷宴會;隸屬於太常寺的廚役,則職責是“以供祭祀”,即所有祭祀食品的烹調,均由太常寺廚役負責。
不過,光祿寺的飯菜是真的難吃。不隻是皇帝,就連大臣也不喜歡光祿寺的飯菜。嘉慶年間的首輔夏言,雖然朝廷提供每天的飯食,但他每次都是從自己家裡帶飯。不過,光祿寺雖然做飯難吃,卻一直被保留下來。即便明朝滅亡,它依然穩坐泰山,繼續被保留下來,負責宮廷飲食。
旺財還真在光祿寺搞到了半爿豬,他找了幾個宮人,用繩子綁了,掛著扁擔上。兩個小宮人一前一後的,抬到了鐘粹宮。路上遇到的宮人無不引以為奇,東宮突然要半爿豬做什麼。
孟樊超早已把一套裝甲給弄來了,旺財卻還磨磨唧唧,這讓眾人等的心焦,朱興明忍不住破口大罵起來。
“旺旺伴伴的個王八蛋,讓他找頭豬他費這麼大勁,這頭蠢豬。”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道太子殿下罵的是旺財還是豬。不過,有人也在暗暗搖頭,這太子殿下怎麼了,一向溫文有禮的太子爺,這大半年時間愈發的不正常了,完全就是變了一個性格。
皇家的名諱不可侵犯,於是就有了避諱一說。在大明朝,豬和朱同音,朱元璋給豬賜名為“肥肥”,豬又稱為豚、豕、彘。明朝時百姓叫“殺豬”為殺紅。
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點子,不在稱呼豬為豬了,稱為豚或者是彘。有位詩人寫的這樣的詩句“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又或者是“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玩性最大的皇帝朱厚照,甚至曾下令禁止全國範圍內殺豬,這下可坑苦了殺豬這個行業。不過,這條禁令很快取消。
到了崇禎時代,已經不再避諱這些了。豬就是豬,殺豬和老朱家沒有半毛錢的乾係。
旺財回來的時候,被朱興明好一頓臭罵。一個太子如此無狀,就不怕被那些吃飽了撐的言官們彈劾麼。挨了臭罵的旺財,哭喪著臉過去把半爿豬吊了起來。
三喜過去,將一套盔甲套在了死豬身上。然後,畢懋康再次的舉起了他的槍。
“砰!”的一聲,硝煙散去。朱興明等人慌忙走到靶前,眾人的臉上有的錯愕,有的驚喜。
很成功,非常非常之成功。鉛彈的威力,在五十步內竟然將鎧甲洞穿。
要命的是,在鉛彈的出口,竟然活生生的撕開了一個洞。這威力,把朱興明都給鎮住了。
球形彈丸命中目標所造成的傷道比較平直,能量傳遞比較快,彈丸對人體的侵徹深度遠遠不及米涅彈頭或被甲彈頭。這種圓形彈丸初速度很高,動能也就更大,當然相比較現代槍的殺傷力肯定還是有限的。
但甭管它是燧發槍還是現代的半自動手槍,都不是人體所能承受的。若是近距離擊碎骨頭造成貫穿傷,還是有可能會撕裂肌肉的。
“快、快快快,快去請我父皇!”
啥也彆說了,什麼都比不上自由來的激動。若為自由故,萬事皆可拋。
燧發槍,我做出來了。是時候兌現你的諾言了吧,自由出入宮門。這可是你崇禎自己說的,你是皇帝,金口玉言的。
聽說燧石擊發的火槍,在輕易間就能擊穿盔甲。聽聞此事的崇禎帝,當下也顧不得朝議,匆匆散了朝來到了鐘粹宮。
鐘粹宮所有的人,在見到崇禎皇帝的時候,臉上驚喜的表情瞬間凝固。這個皇帝,總讓你有一種噤若寒蟬的感覺。
“皇兒,你的火槍做出來了。”崇禎淡淡的問道。
朱興明恭恭敬敬的回道:“回父皇的話,多虧了畢大人的幫忙,做出來了。”
畢懋康怎敢居功,於是慌忙站出來施禮道:“回萬歲,此乃太子殿下一人之功,微臣不過是給殿下打打下手罷了。”
崇禎卻不吃這一套:“打打下手,畢卿未來京城之時,太子不過是紙上談兵。麵對一堆的草稿卻束手無策,卿家一來,火器便大功告成。這是誰人之功,朕豈有不知。”
朱興明慌忙笑著道:“自然是畢大人的功勞,兒臣隻是提出些許的建議而已。”
崇禎“嗯”了一聲,對兒子的謙卑表示了適度的滿意:“傳旨,擢升畢懋康為工部左侍郎,進文淵閣大學士,加封太子賓客。”
為一支小小的燧發槍,這可以說是莫大的恩賜了。工部下設軍器局,所謂的太子賓客,那是和湯若望一樣的待遇了。崇禎不是除了急功近利些外,並不是傻子。他明白,像是畢懋康、湯若望這樣的人才,將來都會是東宮太子左膀右臂。
將來,是為朱興明有重用的。這些人,是將來輔佐太子的人才,該賞的還是要賞。
太子身邊的人才越多,將來他繼位之後,對他越是有利。這一點,崇禎皇帝還是很清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