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沒有懿安皇後張嫣,大明怕是也到不了崇禎手裡。崇禎皇帝一家對其感恩,那也是情理之中。
朱興明卻非單單如此,他敬重的,是張嫣的人品。
坦白說,如果在盛世,朱興明願意做一個仁君。他或許對這幾個太監連打板子都不會,頂多嗬斥他們幾句。
而生逢亂世,人命如草芥。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婦人之仁隻會害人害己。在在此時,仁慈是拯救不了大明的。
懿安皇後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她希望朱興明做一個善良的孩子,卻又不希望他做一個寬仁的太子。這時常使張嫣感到非常矛盾,從親情上來看,朱興明隻是個孩子,他應該有孩子的天真有孩子的善良。
可從大明的角度來看,朱興明必須要狠!一定要狠!隻有夠狠,才能去對抗這個崩壞的世道。
可太狠就是暴戾,很容易成為一個暴君。但隻要保持初心,向朱元璋這樣的‘暴君’不妨給大明多來幾個。
其實懿安皇後張嫣自己,也很久沒來這後花園了。當她看著鬱鬱蔥蔥,長勢喜人的農作物的時候,著實被吃了一驚。
要知道,張嫣原本是出自普通百姓人家的。她多少知道一些民間疾苦,不過像是這麼高產的糧食作物,她還是第一次見。
“興明,這些東西、怎地結了這許多果子。你說,真的能吃麼?”
玉米即將進入成熟期,朱興明看著那個被金寶踩踏的玉米,他俯身過去將玉米撿起來:“大伯母,這個可是好寶貝。”
被外衣包裹的玉米,修長而飽滿,張嫣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作物:“嗯,看起來很不錯的樣子。你看,都結了這麼多的果子。興明,此物如何食用?”
“現在尚未成熟,可直接水煮或者烘烤啃食。若是再過七八日,便可將此物掰下來,剝開外衣在太陽下曬乾。然後如小麥一般的,磨麵做窩頭或者熬粥了。”
張嫣聞言大吃一驚,要知道小麥的產量是和這東西沒法比的。若是玉米能有小麥一般的作用,可做窩頭可蒸煮可熬粥,如此巨大的產量當真是能救萬民與水火了。
這遠遠還不止如此,朱興明指著另一片規劃出來的一小塊土地:“福伴伴,你跟我大伯母說說。”
大仇得報的來福很是高興,他恭恭敬敬的對張嫣施了一禮:“懿安娘娘,這塊地是奴婢按照太子爺的吩咐,少澆水或者不澆水。可娘娘您看,這塊地的產量依舊很高。這也就是說,再遇到天災的時候,這種作物還可以抗旱。”
朱興明帶回來的這些玉米種子,其實是比這個時代的同類農作物要耐寒耐澇的多。他讓來福做的實驗,按照去年山東地區的降雨量,對一塊試驗田澆水。結果,雖然這塊僅有不到一分地的玉米,雖然產量低了些,可並沒有出現莊稼旱死的情況。
隻是,這些陌生的作物太過神奇,懿安皇後張嫣一時有些不敢相信。朱興明將玉米剝開,裡麵金燦燦的玉米粒,著實驚呆了眾人。
懿安皇後身邊的小宮女們竊竊私語,有人低聲道:“哇,好好看,你看,就像是黃金一樣。”
“我看像是珍珠,黃色的珍珠。隻是,這個東西能吃麼?”
“福伴伴,你拿去吩咐尚膳監給煮了,約莫蒸煮一刻鐘即刻。”朱興明將玉米遞給來福,他想讓懿安皇後嘗嘗。
來福捧著玉米,飛也似的去了。說實話,忙碌了這麼久,來福是沒日沒夜的泡在這片地裡。曬得跟非洲雞似的,來福沒日沒夜的乾活,一天天的看著這些糧食作物日新月異,茁壯成長。他也想知道,這東西到底能不能吃。
尚膳監的人也是第一次見,他們拿去後廚,找來禦廚親自掌勺蒸煮。
禦廚們都見了奇景,沒人見過玉米是為何物。幾個廚子圍了上來,竊竊私語的看著。
殊不知,總有識貨的。一個南方的廚子,廣西的禦廚,他一眼就看出來:“這個,咦,這不是玉蜀黍麼。此物隻在南方有,怎地在這宮裡居然也出現了。咦,怎麼,這玉米這麼大?”
儘管玉米經西南陸路和西北陸路傳入中國的時間很早,但玉米在傳入雲南和甘肅等西部地區後,在明朝時並未向中國內地大規模傳播,玉米在中國的爆發,首先源於福建等東南海路的傳播。
而這個廣西的廚子,他是見過玉米的。隻是,他從未想到,這個玉米長得這麼大。
朱興明帶來的是新培育的品種,在大明這個時代的玉米,個頭其實隻有現代玉米的一半不到。是以,這廚子見了登覺新鮮。
“怎麼,肖福貴,你見過這東西?”一旁的禦膳總管問道。
原來這廣西來的禦廚叫肖福貴,隻見他點點頭:“回總管大人的話,小人在老家見過此物,隻是,沒見過如此之大的。”
禦膳總管點點頭:“好吧,就由你來做這道菜。這可是送給慈寧宮的,一定要給做好了。否則上頭怪罪下來,咱們可都吃罪不起。”
其實,大明朝中後期已經引進來了玉米。這種作物,隻靠民間推廣。朝廷官員對此不聞不問,很難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
而且,那個時代的人們眼光的局限性,使得大多數人都以為,玉米隻適合南方種植的作物。甚至,在嘉靖年間,早就由雲南土司進貢的玉米在送入北京的記載。隻是,那個時候的玉米一直被當做貢品稀罕物。
可嘉靖皇帝並沒有吃過玉米,這是為什麼,這就怪當時的尚膳監官員們了。皇帝並不是什麼都能吃得到的,尤其是那些難以獲取的、並不是時令季節的東西,禦廚一般不會送到皇帝的禦膳前。
究其原因,就是怕皇帝吃上癮了,吃過一次覺得好吃下次還要。而許多貢品的稀有性,注定不可能一年四季都有。
這個時候,一般沒有廚子願意冒著風險給皇帝送上去。而且,有時候禦廚做的菜其實並不好吃。好在皇帝大多數也沒吃過外麵的菜,他以為滿天下的飯菜都是這種味道也說不定。
當時在宮中上班中午不能回去的那些官員,有些人甚至都從自家帶飯來。原因就是,宮裡的飯菜著實難吃。
禦廚們確實有著自己的拿手菜係,可架不住皇帝嘴刁。許多時令蔬菜,是不敢給皇帝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