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水泥固然好,但古法水泥沒有配合現代那些重型機器。
想要在這個時代單憑人力去造牆還是有些費勁的。
而且水壩這個東西聽起來就不靠譜。
“哥,曾經堯帝治水用了鯀。
鯀就是興建水壩,可他的下場你也知道。
反倒是他的兒子禹,疏通河道,山道,測量地形,將水引入江河,經江河入大海。
經十三年治理才將水患平息。
如今天下水患再起,我大秦若用鯀之法豈不是有些舍本逐末?”
程驕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水利工程的深刻理解。
嬴政聽明白了,弟弟的意思是秦國若想要讓水道暢通,最好是修渠,這樣他們才能保萬年無憂。
若是修堤壩,一旦水位超過堤壩,他們之前傾注的錢財有可能會全部化為烏有。
一時難和一輩子難,嬴政還是分得清的。
華陽太後一直以為她的小孫孫跟嬴政之間的對話向來都是他小孫孫處於劣勢,並且極其謙卑。
直到剛才她才發現,程驕在嬴政麵前竟是如此沒大沒小的。
但她看到嬴政那副極度認可程驕的樣子一時間也有些失語。
我弟弟說的真有理!
我弟弟就應該如此才對!
華陽太陽在秦宮生活了這麼多年,她從未見過似嬴政和程驕這般的兄弟情。
他倆這樣美好的手足之情,險些讓華陽太後認為她宮鬥了那麼些年,就是場笑話。
鬥了半輩子的華陽太後此刻也佛係了!
心想他們小哥倆想怎麼做,就讓他們小哥倆繼續乾就好。
至於其他的,她這個老婆子還是能看顧一二的!
注意到華陽太後臉上表情變化,這兄弟倆才確認華陽太後沒有再離間他們的意思。
不過嬴政放心了,程驕卻有些愁。
不是愁華陽太後對他們的態度,而是愁他們秦國沒有什麼興修水利的人才。
若是想要修好一個渠,多少有那麼點費勁。
最好的修渠人才是鄭國,但誰讓這人現在還在韓國呢!
列國伐交頻繁,雖說秦國強大,但韓國也不會主動把人送上門兒來。
想要讓鄭國過來,還是要讓韓王行間諜之策。
程驕陷入了沉思,他知道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為了秦國的長遠發展,他必須找到一條可行的道路。
“哥,我知道一個可以興修水利的人才,但他非我國民若想要讓他為我秦國所用,可能還需要使點小計策。”
嬴政對於他弟弟所提的這個人才不感興趣,但他對他弟弟所提到的小計策感興趣。
畢竟他弟弟這些小計策若是換一個人去實行,那可真稱得上是毀天滅地的事。
眼看嬴政不反對,程驕提議道。
“我說的人才乃是韓國的鄭國,他乃水利大家,有他在我秦國修渠之事,定然無後顧之憂。
至於哥哥所擔心的叛亂可讓蒙驁和彪公領兵,東出函穀。
世人皆知我秦國大王年幼,他們料定我王不敢興兵戈之事。
我們就要讓世人看看,我大秦男兒無論幾歲都有衝鋒奪地之能。
韓國已剩彈丸之地,若是我們用強兵攻打韓王或許會拚死一搏。
可是我慢慢蠶食韓國周邊土地,卻不攻打韓國。
韓國就會活在恐懼之中,他一定會想儘千方萬法來自救,包括輸出人才。”
嬴政點了點頭,讚同地說“這個辦法值得一試。
我們可以派遣使者前往韓國,表麵上是進行友好交流,實際上則是暗中操作。
同時,我們也要準備好迎接鄭國的到來。
給予他足夠的信任和支持,讓他能夠在秦國大展拳腳。”
華陽太後在一旁聽著,心中暗自讚歎這兩個年輕人的智慧和勇氣。
她知道,隻要他們兄弟齊心,秦國的未來一定會更加輝煌。
至於修繕水利所用到的材料嗎?
除了程驕製出來的古法水泥之外,程驕又想起來一種吃食。
“哥哥,您可知道靠近水邊有一種生物名生蠔?
那東西繁殖力強且好吃最關鍵的是它們可以當做天然的維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