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再現!
當年象國在常年高增長的刺激下,從官方到百姓,所有人對未來都十分樂觀。
因此就忽視了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
首先是象國的經濟命脈,大部分被外資掌控。
象國本身沒什麼工業底子,不過是搭了一趟外資轉移的便車才一躍成為新興工業國。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象國就開始生產汽車了,然而迄今為止,依然沒有屬於自己的汽車品牌。
原因是無論象國工業外表上看起來有多麼的繁華,內核依然是外資的低端供應鏈,除了基礎勞動力可以掌控,其餘設備、技術、核心部件甚至工程師全是外企的,沒有一點屬於自己。
這一點跟早期的大夏很像,這也是為什麼上一世大夏為什麼寧願忍受經濟下滑的陣痛也要執意進行產業升級的原因。
利潤大頭全在外國廠商手裡,象國能撈到的隻有外資指甲縫裡流出來的微薄利潤。
就好像平果手機,比如一台手機賣1萬塊,利潤甚至高達6000塊,但是負責組裝和加工的工廠能拿到的利潤一台也就幾百塊。
其實當年的象國還有的選,要麼是勒緊褲腰帶,拚儘幾代人的血汗,建立屬於自己的全產業鏈條;要麼就是像東方四小龍那樣,深挖自身優勢,走出口導向型路線,成為東方貨物集散中心或者金融中心。
然而象國選擇了躺平。
因為自由經濟帶來的繁榮太上頭了!
象國就靠著外資,曆代官方和皇室的財政都富裕的一批,從來沒為錢發過愁。
老爺們都肥的流油,誰管你底層過得舒不舒服?
為了留住外資,象國隻能任由勞動力一直廉價下去,導致國民素質始終被壓在底層。
底層象國百姓能留給下一代的,隻有代代相傳的牛馬精神,在預見的未來裡,幾乎沒有任何翻身能力。
其實象國這麼做也很正常,畢竟躺著就能賺錢,為什麼要勒緊褲腰帶搞轉型呢?
然而90年代的時候,霸國幣一改主要貨幣弱勢走向,開始變得強硬起來。
在釘住彙率的製度下,象國幣隻能被迫跟著霸國幣升值。
有人就會問了,貨幣升值不是好事嗎?錢值錢了,購買力強了,國民不就幸福了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
貨幣升值非常不利於出口,因為外國人買象國的東西,需要支付更多的費用了,象國的出口就遭受了嚴重打擊。
象國又是個非常依賴出口的國家,出口不行了,經濟自然也就不行了,國民還有個屁的幸福。
就這樣,象國由過去將近20的年增長率直接跌到了負增長。
財政開始出現嚴重的赤字。
95年的時候,財政赤字達到了gd的83。
為了彌補赤字,象國隻能開放更多的資本項目,借入外債。因為它本身沒有任何不可替代的工業產業,隻能找外資卑微乞討。
但象國的赤字還有很多遺留問題。
從80年代開始,象國對公共福利投入方麵就開始上不封頂,但因為利潤大頭在外資企業中,加上稅費優惠,落到官方口袋裡的實際上沒幾個錢。
為了滿足不斷揮霍的需求,象國王室和官方隻能不斷借債。
於是在象國經濟最火熱的時候出現了一個詭異現象,一邊是全國熱錢大量湧入象國,一邊是象國的外債規模大幅度上升。
到了96年的時候,象國的外債水平已經達到了驚人的9300億霸國幣。
那可是96年啊!!!
大夏的gd才幾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