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伍子胥(?~前484年),名員,字子胥,楚國(今屬湖北監利)人。他是春秋末期吳國的一位傑出大夫、軍事家和謀略家。伍子胥出身於楚國貴族家庭,是楚國大夫伍奢的次子。由於父親因直諫被楚平王所殺,伍子胥被迫逃離楚國,投奔吳國,並在那裡展開了一係列波瀾壯闊的曆史篇章。伍子胥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智慧、勇氣和複仇之心,使他成為中國古代曆史上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
二、人物生平
1、逃離楚國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國太子太傅,負責教導太子建。然而,太子建被費無忌所誣陷,伍奢也因此受到牽連。費無忌向楚平王進讒言,稱伍奢的兩個兒子都有才乾,如果不殺掉他們,將成為楚國的禍患。於是,楚平王派人召伍奢的兩個兒子入朝,企圖以伍奢為人質,將他們一網打儘。
麵對楚王的召令,伍子胥的哥哥伍尚表示願意前往,以保全父親的性命。但伍子胥卻深知楚王的陰謀,他勸說哥哥“楚王召我們並非為了救父親,而是怕我們逃脫後成為禍患。如果我們去了,父子三人都會一起被殺,對父親的死活沒有任何好處。不如投奔彆的國家,借他國的力量來雪恥複仇。”然而,伍尚堅持要去,最終被楚王殺害。伍子胥則成功逃脫,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伍子胥的逃亡之路充滿了艱辛。他先是逃往宋國,投靠太子建。但宋國內亂,他又不得不與太子建一起奔鄭。在鄭國,太子建和晉國大夫中行寅合作,企圖推翻鄭定公,但計劃敗露,太子建被殺。伍子胥隻好帶著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一起投奔吳國。途中,他們曆經千辛萬苦,甚至一度麵臨生死考驗。
在逃亡過程中,伍子胥曾遇到一位老漁夫的幫助。當伍子胥渡過一條大江後,為了感謝老漁夫,他摘下身邊的寶劍贈予對方。但老漁夫卻拒絕了這份厚禮,他說“楚王為了追捕你,出了五萬石的米糧作為賞金,還答應封告發者為大夫的爵位。我不貪圖這些賞金和爵位,又怎麼會貪圖你的寶劍呢?”老漁夫的高風亮節讓伍子胥深感敬佩。
2、奔吳複仇
經過長途跋涉,伍子胥終於來到了吳國。此時,吳王僚剛剛繼位執政,公子光擔任將軍。伍子胥通過公子光的關係求見吳王,但並未立即得到重用。不久之後,楚國和吳國因邊境糾紛而爆發戰爭。吳國派公子光討伐楚國,並取得了勝利。伍子胥趁機勸說吳王僚繼續攻打楚國,以報父兄之仇。然而,公子光卻認為伍子胥勸戰是出於私仇,並未采納他的建議。
伍子胥明白公子光有野心,想殺掉吳王僚自立為王。於是,他將專諸推薦給公子光,自己則退出朝廷,與太子建的兒子勝躬耕於田野。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病死,吳王僚趁機派兵襲擊楚國。然而,楚國派兵切斷了吳兵的後路,使吳兵無法返回。在國內空虛之際,公子光派專諸刺殺了吳王僚,自立為王,即吳王闔閭。
闔閭繼位後,召見了伍子胥,並賜給他官職,與他共商國事。伍子胥終於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他向吳王闔閭提出了許多富國強兵的建議,並得到了闔閭的采納。在伍子胥的輔佐下,吳國逐漸強大起來,為日後的爭霸戰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柏舉之戰
公元前506年,吳國與楚國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伍子胥和孫武等人向吳王闔閭提出了攻打楚國的戰略計劃。他們認為楚國將軍囊瓦貪財無能,唐國、蔡國都怨恨他。因此,吳國可以聯合唐國、蔡國共同攻打楚國。吳王闔閭采納了他們的建議,調動全部兵力與唐國、蔡國結盟,共同進攻楚國。
在柏舉之戰中,吳國軍隊與楚國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伍子胥和孫武等人指揮有方,吳軍士氣高昂,最終大敗楚軍。吳軍乘勝追擊,攻入了楚國都城郢都。楚昭王倉皇出逃,吳國軍隊在郢都進行了大肆掠奪和破壞。
在這場戰爭中,伍子胥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深謀遠慮。他不僅為吳國贏得了勝利,還為自己報了父兄之仇。在攻入郢都後,他掘開了楚平王的墳墓,挖出屍體進行鞭打,以泄心頭之恨。這一舉動雖然有些極端,但也充分體現了他對楚平王的刻骨仇恨。
4、掘墓鞭屍
在柏舉之戰勝利後,伍子胥率領吳國軍隊攻入了楚國都城郢都。然而,楚昭王已經逃走,伍子胥未能抓住他。為了泄憤,伍子胥掘開了楚平王的墳墓,挖出屍體進行鞭打。這一舉動引起了楚國舊臣的極大憤慨和不滿。
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得知此事後,派人前來責問伍子胥。他說“你報仇的手段太過分了!我聽說人多能戰勝天,天也能毀滅人。你曾是平王的臣子,親自拱手稱臣侍奉他,今天竟至汙辱死人,這難道不是違背天理到了極點了嗎?”伍子胥卻回答說“我已經像太陽快落山了,但路途還很遙遠,所以我要倒行逆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申包胥見勸說無效,便逃到秦國告急求救。他站在秦王殿上晝夜痛哭七天七夜哀聲不絕終於打動了秦哀公。秦哀公派了五百輛兵車救楚國攻打吳國。不久在稷地打敗吳兵解了楚國的危難。
5、成吳霸業
在伍子胥的輔佐下,吳國逐漸強大起來。吳王闔閭采納了伍子胥和孫武等人的建議,向西攻克了楚國的疆土,向北威震齊國、晉國,向南收服了越人。吳國成為了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與越王勾踐在槜李(今浙江嘉興南)大戰。在這場戰鬥中,吳王闔閭被越軍射中腳趾重傷不治而死。臨死前他囑咐兒子夫差勿忘殺父之仇並托伍子胥輔佐少君。夫差繼位後牢記父仇發奮圖強在伍子胥等人的輔佐下多次擊敗越國軍隊為父報仇雪恨。
在夫差統治時期吳國達到了鼎盛時期。然而伍子胥卻逐漸遭到了夫差的疏遠和猜忌。他多次規勸夫差不要攻打齊國而要聯合齊國共同對付越國。但夫差卻聽信奸臣伯嚭的讒言認為伍子胥有謀反之心。最終夫差賜死了伍子胥一代名將就這樣含冤而死。
6、自儘身死
夫差繼位後雖然多次擊敗越國軍隊為父報仇雪恨但他卻逐漸驕傲自滿起來。他聽信奸臣伯嚭的讒言認為伍子胥有謀反之心對他日益疏遠和猜忌。
公元前484年夫差終於下令賜死伍子胥。伍子胥接到命令後仰天長歎說“唉!奸臣伯嚭作亂大王反而殺我。我使你的父親稱霸諸侯。在你還未被立為太子的時候幾位公子都爭立為太子我與先王冒死力爭差點不能被立為太子。你被立為太子後想將吳國分一半給我但我並不敢有這種奢望。可是如今你竟聽信奸佞小人的讒言而殺害長輩。”說完後伍子胥便拔劍自刎而死。
夫差得知伍子胥自儘的消息後極為憤怒。他將伍子胥的屍體用鴟夷革裹著拋棄於錢塘江中。吳國的百姓對伍子胥的遭遇深感同情和哀憐他們在江上為他立祠命名為胥山以紀念這位忠誠勇敢的名將。
伍子胥死後他的一個兒子被托付給了齊國的鮑牧後來改姓王孫氏繼續繁衍後代。而伍子胥的忠誠和勇敢也成為了後世傳頌的佳話。
三、主要影響
1、修築姑蘇
伍子胥在吳國期間不僅為吳國的軍事和政治做出了巨大貢獻還親自參與了吳都姑蘇城的修築工作。他充分考察了吳中的地理和水文條件認為太湖東岸的丘陵和平原之間是一個理想的建城地點。於是他親自規劃並指揮修築了周長47裡的大城和周長10裡的內城姑蘇古城。
姑蘇古城的修築不僅為吳國了一個堅固的防禦工事還促進了吳中地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伍子胥在修築姑蘇城的過程中還注重水利建設他開鑿了“胥溪”、“胥浦”等運河既避免了吳中地區的水患又便利了當地的漕運和灌溉對當地百姓的生計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2、水利建設
伍子胥在吳國期間還致力於水利建設。他率眾開挖了曆史上第一條人工運河——胥江。胥江的出現極大地改善了吳中地區的水運條件使得吳國的舟師可以直接出現在安徽蕪湖市附近的大江之中為吳國的軍事擴張了有力的支持。
胥江的通航在當時具有重大意義。它使得吳國的軍隊和物資可以更加便捷地運輸到各地加強了吳國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時胥江的開鑿也促進了吳中地區與其他地區的交流和貿易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3、軍事成就
伍子胥在軍事方麵也有著卓越的成就。他輔佐吳王闔閭和夫差多次擊敗敵國軍隊為吳國的擴張和霸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柏舉之戰中他指揮吳軍大敗楚軍攻入了楚國都城郢都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深謀遠慮。
此外伍子胥還注重軍隊的建設和訓練。他整頓吳國的軍備招兵買馬日夜操練使得吳國的軍隊逐漸強大起來。他還提出了許多創新的軍事策略和戰術為吳國的軍事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