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神靈顯聖襄助朝廷大敗倭寇,便是上天依舊垂青他這天子的最佳證明。
身為禮部尚書,籌備祭祀也是職責所在,袁鬆伯隻得站出來領命。
“謹遵陛下聖諭!”
永安帝遞了個眼神給兵部尚書。
兵部的龐尚書微微一愣。
但他向來善於揣測帝心,很快便領會到了永安帝的用意。
於是,站出來義正辭嚴地道:
“陛下,近日來,一些大逆不道的謠言甚囂塵上,意欲動搖國本。如今,神靈顯聖輔佐賢君,正是破除謠言穩固民心的絕佳時機!”
永安帝讚許地點了點頭。
兵部尚書知道自己猜對了永安帝的心思,心神大振,繼續道:
“禮部身負宣揚教化之責,素日裡也向來清閒,如今,可該好好動動你們手中的筆杆子,為陛下宣揚聖名,徹底鎮壓那些居心叵測之言了!”
永安帝順勢道:
“龐愛卿所言有理。袁愛卿,這兩件事便都交由你去辦了!”
袁鬆伯頓時被這君臣二人一唱一和給惡心到了。
要讓他像其餘人一樣,無腦地為永安帝唱讚歌,打死他也辦不到。
若說永安帝真做出什麼利國利民的功績,他捏著鼻子寫幾篇文章歌功頌德倒也罷了。
可如今,不過是東南沿海抗倭一事取得了一些小進展。
此事,可以說功在將領決策指揮,也可以說功在軍士浴血奮戰,唯獨跟遙在數千裡之外的帝王沒有太大關係。
如今,這些人,竟是要抹除將領和士兵們的功勞,將勝利歸功於虛無縹緲的神靈身上,進而說這是帝王賢明的功勞,實在是荒天下之大謬!
他如今還不知道那位神靈是真的人前顯聖,更不知道那神靈到底是何人。
隻以為神靈之說,是永安帝君臣為了擺脫天災帶來的罵名,特意編排出來的。
於是,一心為鄭元乃這位心底純善的將領所不值,也為永安帝此等行徑所不齒!
這麼多年來,他始終無法容忍自己曲意逢迎,助紂為虐。
“陛下,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天下萬民便會自發讚頌陛下賢德,根本無需朝廷刻意宣揚。”
淞滬大捷,應當厚賞將領與士兵,以激勵天下將領再接再厲,而不是以帝王之身,與臣民搶功。
當然,這些話他還是強忍著沒說,否則隻會牽連到淞滬將兵。
然而,即使他已經儘可能委婉,大權在握多年的永安帝還是容不得這等忤逆。
永安帝居高臨下地盯著他,眼中儘是陰霾。
曾經,他很看重袁鬆伯的才能,也看重其太後黨魁首的名頭,幾次三番邀他入朝為官。
禮部尚書隻是一個考驗。
袁鬆伯若是識時務,他定會將其放到戶部或者吏部這等更有實權的地方,叫他重新大權在握,風光無兩。
然而,這老匹夫絲毫沒有領會他的苦心,一再恃才傲物忤逆他。
如今,他早不是十幾年前那般無人可用的境地了。
他掌控天下,無數英才等著他垂青,又豈會再缺一個袁鬆伯!
這老匹夫既然不識抬舉,他也自然不會再給他臉麵。
片刻後,永安帝露出了溫和的笑容:
“看來,袁愛卿先前說得沒錯,你確實年老力衰,無法勝任一部尚書這等樞要之職了。”
這是曾經袁鬆伯推辭入朝為官的托詞,如今被永安帝原封不動地扔了回來。
“一次兩次,無法完成應儘職責,朕可以寬恕你,但長此以往,隻怕誤國誤民。”
看著袁鬆伯滿臉錯愕的樣子,永安帝心中無比暢快,高高在上地說出終結一代風雲名臣仕途的話語:
“袁愛卿,你告老還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