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不切實際,可這樣的想法一經生出,便猶如陳青竹手中那用木係靈氣操縱的種子,迅速發芽,頃刻間便長成了參天大樹。
打發走了龐勝榮,永安帝便全心全意地考慮起了此事的可能性。
首先,渡厄神尊並非是頭一次在人間顯聖了,那說明祂的確開始頻繁活動於人間,凡人也是有再次接觸到祂的可能的。
其次,神靈所追求的,不正是香火供奉這些東西嗎?
他貴為人間帝王,富有天下,能叫這位神靈信眾滿天下,甚至在人間擁有與玉皇大帝不相上下的祭祀供奉。
隻要他拿出足夠的誠意,或許真的能吸引這位神靈。
這般想著,兩日後的大朝會上,在龐勝榮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稟報渡厄神尊再次顯聖的事跡後,
永安帝麵露喜色,道:
“神尊上傳天意,下佑我大魏百姓,居功至偉,應享譽四方,接受我大魏萬千百姓香火供奉才是。”
“傳朕的旨意,即日起,立即在京城東郊,以大祀殿之規格修建渡厄神宮,塑金身神像,三月之內,務必完工!”
大祀殿位於京城南郊,是天地壇所在,也正是此次起火的宮殿。
永安帝原本想將渡厄神宮修建在大祀殿之側,以示誠意,多番思慮之下還是作罷。
畢竟,大祀殿祭祀的是昊天上帝與皇地祇,乃是天地之神。
世間都已經有了渡厄神尊這般神靈,誰知有沒有天地之神。
若貿然如此直接地將兩者相提並論,得罪了天地神,隻怕會危及國本。
穩妥起見,還是把兩者的位置隔開才好。
不過是修建一個宮殿,開銷並不算多大,滿朝文武自然不至於為了這種小事來掃永安帝的興。
更何況,渡厄神尊神乎其神,若他們反對,豈不是得罪了神靈。
於是,滿朝上下,沒有任何人提出反對意見。
工部尚書也很乾脆地領下了這個任務。
永安帝對朝臣們的識趣十分滿意。
心中更是滿懷期待,他以帝王之尊這般示好,希望渡厄神宮落成之時,神尊能親自降臨才好啊!
又覺得自己這般作為,還是太含蓄了些,永安帝又道:
“翰林院擬朕旨意,曉諭天下,若有人再遇神尊,務必轉告神尊,朕為酬神尊護佑大魏百姓,已於京城東郊為其修建神宮,望神尊時常降臨,領受香火供奉!”
永安帝的旨意,立刻以皇榜的形式逐漸曉諭各州各縣,讓渡厄神尊的名號,傳揚至天下百姓耳中。
當然,這等影響力的擴散,尚且需要時間發酵。
這道旨意,首先影響的還是前朝後宮。
禮部尚書袁鬆伯,聽到這道旨意,目光微閃。
先前鄭元乃那事,他就懷疑此事與觀主有關。
前些日子,又接到外孫女來信之中偶然提及,觀主帶人出去遊曆了,已經不在慈航觀。
結合濟州出現的神跡,他再次覺得這渡厄神尊與觀主關係匪淺。
因此,剛才在朝上,他完全沒有反對永安帝的旨意。
從去年安排信眾們賑濟洪災便知道,觀主對黎民百姓是心懷慈悲的。
若能以神靈的身份,規勸陛下造福百姓,實乃天下百姓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