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500?閻家老二院子裡看著長大的,什麼德行你不知道?你把錢給他?”
“院兒裡這麼多人呢,你小聲點兒!”
“我憑啥小聲?何雨柱,你真是膽子越來越大了,這麼大的事都不跟我說!”
“我這麼不是正在跟你說嘛!”
“晚啦,我不聽,我不管,你現在去閻家把錢要回來!不然彆想上床睡覺!”
“怎麼要回來?我這做長輩的,都答應了!再說了,我什麼人你也知道,我整天在廠裡乾得真不順心!我覺的解成這孩子的想法挺好的,你看看現在街上的飯館那家不是生意紅火,多少手藝都不如我!”
“我去飯店當廚師,又不是給人打工,自己當老板自己賺錢自己花,不比廠裡舒服?你就等著吧,開飯店這生意我也琢磨很長時間了,不是腦子一熱,不會出差錯的。”
傻柱是被閻解成夫婦洗腦了,腦子想的都是賺大錢。
還是秦淮茹腦回路清晰,質問道
“閻家老二什麼人?從小精的不像話,小算盤打得比他爹還要響,他為了錢連他爹都不認了,真有賺錢的生意,會分給你?”
“我不管,反正我已經跟廠裡申請早退了,班兒我已經不會去上了,我也和你兒子商量好了,下個月就讓他去廠裡接我的班兒!”
“啥?棒梗?這事兒你也知道?”
秦淮茹憤怒地瞪著一旁地兒子。
棒梗欲言又止,最後還是低下了頭。
“好啊!好啊!你們合起夥來瞞著我!賈梗啊,賈梗啊,你可真是我地好兒子!”
“媽——“
”彆叫我兒子!我沒你這樣的媽。“
秦淮茹知道傻柱辭職後,一哭二鬨三上吊,鬨離婚,鬨得滿院皆知。
陳澤聽了之後也是佩服。
閻解成夫妻倆,愣是靠著這家借十塊,那家借二十,硬生生湊夠了開飯館的錢,還忽悠傻柱自帶乾糧加盟!
這兩口子做生意雖然不咋樣,但放到十幾年後,絕對是乾傳銷的好手。
隻是不知道兩口子的這個飯館會不會還像原著中那樣黃了!
原著中,
兩人開飯館的時間要晚,陳澤也記不清,但估摸著應該已經要到九零年左右了,因為夫妻倆當時給傻柱開了101novel.com00每月的工資,這個工資在八十年代是不可能的。
當時開飯店的已經不少,很多人都借開飯店賺到了錢,於莉給三大爺畫餅,總後從三大爺那裡拿了一筆錢,要還利息的那種。
千辛萬苦把飯館開了起來。
開飯館在90年代已經比較卷了,兩口子能賺到錢,說明還是有些本事的,不知道早十年開飯館,結局會怎麼樣?
被查封?還是賺到錢再次把傻柱踢出去?還是和和氣氣的做吃螃蟹的人,最終成為四合院的”首富“?
陳澤拭目以待。
倒爺,在80年代價格雙軌製時代,倒買倒賣,賺取利差的群體。“倒爺”一度盛行於全國各地,尤以京城地區最為流行。
倒爺一詞,其實一聽便知道是京城人起的,因為京城人喜歡稱什麼什麼“爺”!
如果細究倒爺這個群體的發展階段,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初期階段,即八十年代初期。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市場經濟開始萌芽,價格雙軌製的出現為“倒爺”的產生了土壤。他們開始在市場上尋找價格差異,進行小規模的倒賣活動。
這一時期一般是指1978年1983年這一段時間,這一階段人們思想還未轉變,政策還未進一步開放,加之南方改開剛剛開始,民間貿易未成泛濫之勢,流入的產品較少,容不下那麼大的市場。
但到了第二階段,即八十年代中後期,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價格差異更加明顯,市場進一步擴大,“倒爺”的活動也日益頻繁。他們不僅在本地市場進行倒賣,還開始涉足跨地區、跨行業的交易。
到了1988年,倒爺活動到了鼎盛時期,“倒爺”中的一些人通過倒賣緊俏商品和原料,迅速積累財富,成為令人眼熱的“萬元戶”。
如同街頭大媽都在討論股市漲跌的程度。
號稱“十億人民九億倒,還有一億在尋找。”
這嚴重影響了社會的正常運轉,自然也引起了高層的關注,領導人將社會上的浮躁情緒比喻為“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小徐因倒賣儀器被拘,這一事件標誌著對“倒爺”非法活動的打擊。此後,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出台,“倒爺”的活動逐漸受到限製。之後隨著市場經濟體製的逐步完善,國家對經濟活動的監管也日益嚴格。
進入到第三階段,九十年代初期,隨著市場經濟的全麵建立,價格差異逐漸縮小,“倒爺”的生存空間受到壓縮。同時,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一些“倒爺”開始轉型為正規的進出口貿易商,而另一些則因無法適應新的市場環境而逐漸衰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回到一九八零年,這個時間段的倒爺其實並不多,倒不是說這時候的政策有多麼嚴格,而是說八零年的貨源不好找。
陳澤能一次南下便找到陳威這樣的大供貨商,是有多年積累的人脈發揮作用,有朋友介紹才一次便找到的。
而其他沒有關係和人脈的,想要拿貨,要麼去中英街被割一刀;要麼多試幾次,幸運的可能會搭上一條南方人的線,拿到加了好幾手價的貨源,運回京城也有賺頭。
比如說王朔哥哥的鐵瓷,早年經常去南方出差,路子比較熟,有時候在中英街拿貨,有時候在當地熟人手裡拿貨,但無論怎樣,底價肯定是要比陳澤的拿貨價要高的,這也是為何王朔自從上次從陳澤這裡拿過一次貨之後,經常過來的原因,因為即使是他,從哥哥鐵瓷那裡拿到的貨,價格也不低。
王朔選擇來陳澤這裡拿貨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另一邊的貨源並不穩定,經常會出現斷貨,小倒爺們在拿不到貨的時候,就會從南方帶一些服裝之類的回來,做到不空手而歸。
這也是為什麼一到晚上,西單街上到處都是擺地攤,賣服裝的。
不過,相對手表,電視,磁帶等產品,服裝雖然也受歡迎,但因為競爭大,相對並不好賣。
總之,在1980年當小倒爺,並不是一個風口上的行業。
其中充滿了風險,說不準哪天被人舉報,罰款並關上一陣子;又說不定拎著兩個大箱子,上了火車,途中貨被沒收,縫在內褲裡的錢也被小偷偷走。
還有更大的可能是連貨都拿不到的。
像王朔哥哥鐵瓷那種能從當地人手中拿到貨的,已經是超過大多數同行的存在的了。
粵省人比較外派,尤其是做民間貿易的那批,更是尤其排外,就像他們有自己的出貨渠道,外地人貿然搭線,大概率會血本無歸。
因此,陳澤手中的貨放在整個京城雖然不算多,但卻是相當緊俏。
當然,陳澤做事比較謹慎,散貨從來不用外人,負責散貨的都是手下的兄弟。
外人想要拿貨,隻能從他們手下弟兄那裡拿貨,外人想要直接從他們手裡拿貨,是要經過四人同意的,四個人都同意才能拿貨。
這是為了以防萬一,做個防火牆隔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