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凝街道中疃的曆史經曆了多個重要階段,以下是其主要曆史事件的概述
1起源與遷移
·中疃村最初由馮姓家族在洪武二年(1369年)從山西省洪洞縣遷移至此地,因地理位置處於日照、莒縣、諸城的中心,故名中疃。
1曆史文化人物
·中疃村曆史上有多位科甲出身的人物,包括牟國華、厲寧、馮誌超等。牟國華是明萬曆三十七年的舉人,厲寧則是文庠生並在明崇禎六年中武舉人,曾任副總兵。
1經濟與社會發展
·中疃村在曆史上以製陶業著稱,101novel.com世紀60年代製陶業達到鼎盛,每年燒製2萬餘件黑陶品,成為該村的重要經濟來源。
·1948年,北海銀行及印鈔廠遷移至中疃村,這裡成為了山東解放區的重要金融活動基地,為第一套人民幣的發行作出了貢獻。
這些曆史事件不僅展示了中疃村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經濟發展,還反映了其在地區曆史中的重要地位。
中疃村裡印鈔票北海銀行舊址
去洪凝街道中疃村,無論你腰纏萬貫還一盆如洗,他們都是那麼淡定,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把鈔票當回事,為什麼,這裡的老人都說,我們這兒都印過鈔票,還把鈔票當回事!
上過年紀的人一定都聽說過北海銀行,北海銀行是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銀行之一。
1948年初,北海銀行及印鈔廠移至五蓮縣,駐現在的洪凝街道中疃村。該村位於今洪凝街道辦事處駐地東南45千米處,據《馮氏族譜》載,馮姓於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西省洪洞縣遷此立村,因村距日照、莒縣、諸城各90華裡,取名中疃,俗稱中疃子。
當時,印鈔廠租住村裡民房40多間,大致分為裁紙、印刷、包裝等幾個車間。工作人員都是外地人,生活自給自足,不與村裡打交道,廠外有部隊駐守。印鈔廠轉移時將貴重機器深埋在村邊周圍,後來有關人員回來尋找兩次,均沒有找到,現在遺留下來的隻有當時作為夥房的老屋和幾塊木板。
中疃村是第一套人民幣十元幣的孕育之地。第一套人民幣設計工作是由楊琦和翟英在中疃村完成的,其中10元、50元券圖案中的工人原型,就是楊琦本人。
1948年初春,央行行長南漢宸和印鈔局長楊秉超把楊琦和同事翟英找來,向他們秘密下達了重新設計、創作、雕刻人民幣銅版的任務。4月初,北海印鈔廠在中疃村租借了兩間放農具的房屋,開始了人民幣的美術設計。經過一個多月,完成了第一款十元人民幣的設計、刻製工作,包括票麵的圖形、主景圖案、花邊裝飾、中心圖案等。北海印鈔廠印製的第一套人民幣終於在1948年秋完成,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促進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麵勝利,在建國初期經濟恢複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喜歡家鄉美01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家鄉美01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