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到達比鄰星後,即使出發時有幾百個“先行者”,但預計能到達的可能隻有幾十個或者幾個。這些成功抵達的“先行者”要在那裡建立起自己的身軀,這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年時間。
最後,在建立好身軀後,“先行者”要向太陽係發射信號,讓在冥王星等待的矽基生物“遠航者”和地球人冀羅知道行動取得了成功,標誌著此次行動的圓滿完成。
為了確保“先行者”能夠安全到達目的地,矽基生物“遠航者”采取了以下一係列措施
一、技術保障方麵
1建造巨大的超級超導加速器。利用先進的超導技術,為“先行者”強大而穩定的初速度,使其以光速的一半出發,大大縮短飛行時間,減少在路途中遭遇意外風險的可能性。
2對“先行者”進行納米級彆的精密設計。確保其在極端環境下仍能保持穩定的結構和功能,具備抵禦宇宙輻射、小行星撞擊等風險的能力。
二、數量策略方麵
1一次性發射幾百個“先行者”。這樣即使在漫長的旅途中會遭遇各種不可預測的危險,損失大部分“先行者”,但隻要有一個能夠到達比鄰星並完成任務,行動就可以被視為成功,提高了任務成功的概率。
三、準備與監測方麵
1在發射前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檢查和調試。“遠航者”們忙碌地穿梭在超級超導加速器周圍,對每一個細節都進行反複確認,確保發射過程的萬無一失。
2持續監測“先行者”的飛行狀態。雖然在旅途中無法直接乾預,但通過先進的監測技術,隨時了解“先行者”的位置和狀況,以便在可能的情況下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先行者”們在飛行中會遇到許多危機,小行星撞擊是最可能發生的事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如果在飛行過程中“先行者”遭遇小行星撞擊,有以下幾種應對方式
一、自身防護機製
“先行者”雖然隻有納米大小,但在設計時可能就考慮到了遭遇小行星撞擊等意外情況。它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比如
1外殼強化其外殼可能采用特殊的高強度材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禦小行星撞擊帶來的衝擊。當撞擊發生時,外殼可以分散和吸收部分衝擊力,保護內部核心結構不受嚴重損壞。
2靈活形變在撞擊瞬間,“先行者”可以通過自身的納米技術實現一定程度的形變,以緩衝撞擊力,減少對自身的損害。就像水滴落在堅硬的表麵上會變形一樣,“先行者”可以利用這種特性來降低撞擊的影響。
二、群體協作策略
由於有幾百個“先行者”同時出發,在遭遇小行星撞擊時可以采取群體協作的方式
1信息共享當一個“先行者”檢測到小行星即將撞擊時,它可以迅速向周圍的同伴發送信號,讓其他“先行者”提前做好準備。例如,調整飛行軌道或者采取防護措施。
2分散風險如果撞擊不可避免,“先行者”們可以儘量分散開來,降低多個“先行者”同時被撞擊的概率。這樣即使有部分“先行者”被撞擊,其他的仍有機會繼續向比鄰星前進。
三、後續修複與調整
如果“先行者”在撞擊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壞,它可能會嘗試進行自我修複和調整
1自我診斷“先行者”內置先進的診斷係統,能夠在撞擊後迅速對自身的損壞情況進行評估。確定哪些部分受到了影響,以及損壞的嚴重程度。
2修複機製根據診斷結果,啟動自我修複機製。利用自身攜帶的納米材料或者從周圍環境中獲取資源,對損壞的部分進行修複。如果無法完全修複,也可以嘗試調整自身功能,以確保能夠繼續飛行。
3軌道調整如果撞擊導致飛行軌道發生偏移,“先行者”需要重新計算並調整飛行軌道,以確保能夠朝著比鄰星的方向繼續前進。這可能需要借助周圍的天體引力或者自身的動力係統來實現。
四、與“遠航者”的聯係
在遭遇小行星撞擊後,“先行者”可以嘗試與在冥王星的矽基生物“遠航者”取得聯係
1發送求救信號將自己的位置、損壞情況等信息發送給“遠航者”,請求支援或者獲取進一步的指示。
2接收指令“遠航者”在接收到求救信號後,可以根據情況為“先行者”相應的指導和幫助。例如,調整飛行策略、修複建議或者派遣後續的支援力量。
總之,麵對小行星撞擊等意外情況,“先行者”會通過自身的防護機製、群體協作、自我修複以及與“遠航者”的聯係等多種方式來儘量確保自身能夠安全到達目的地。
而遠在冥王星基地的“遠航者”和其他的矽基生物科研人員則密切地關注著“先行者”發來的信號,並及時的傳達回指令。
喜歡反向邏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反向邏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