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心太大,卻沒有一個相對應的國庫。
當務之急,應該是擺脫國都的兵力空虛。
上黨懸而未決,河北又出了亂子,要是亂民南下,沒有足夠的兵力鎮壓,搞不好能席卷全國。
局勢變得有些詭異,先是劉升異軍突起,接著河北生亂,皇帝還在做他的春秋大夢,國內亂成這個樣子,居然不想撤回大軍,還想繼續攻伐契丹。
蔡攸不信這滿朝文武沒看出這個問題,但人皆有私心,都有各自的考量,他要提出一個方案,能夠平衡各方,也要使得皇帝滿意。
很快蔡攸有了計劃,上前對著趙佶道”官家,臣有一策。“
見是蔡攸趙佶心中有些不喜,雖然沒看清楚朝臣鬥毆的全貌,但他知道蔡京的傷與蔡攸脫不了乾係。
又想起蔡攸幾次三番拒絕他,心中有些不悅,但此時無人開口,也隻能隨他去了。
哪知此次開口卻直戳到了趙佶的心窩子中,忍不住拍腿直叫好。
蔡攸道“如今種師道大軍已集合完畢,且西夏畏懼我大宋兵鋒,也願意借兵。至此西境無憂,種師道手握十多萬大軍,唯一的問題就是糧草。
何不讓種師道自籌?國內餘下的糧草全力支持太師,攻打燕京,待拿下幽州後,太師攜大勝之威西進,那時劉升麵臨兩路夾擊,豈能不敗?”
蔡攸在趙佶臉上看到了滿意之色,轉口麵帶憂愁道“然而河北生亂,斷了太師的後勤,若是因為後勤跟不上,讓官家的北伐大計失敗豈不可惜?”
蔡攸想的很簡單,種師道乃經年老將,用兵謹慎,隻要有糧,即使打不退劉升,至少也能遏製住劉升南下侵蝕的速度。
至於遠在契丹的童貫,在沒了二十萬大軍後,能不能拿下燕京,這不在他的考慮範圍,能拿下最好不過,打不下來也隻能說他無能。
畢竟是他自己提的主意,敗了也怨不得人。
總之北伐大軍快把宋國拖死了,皇帝卻分不清狀況,現在能撤回一半的人,那對財政上也有所減輕。
趙佶很滿意蔡攸的計劃,言道“不可使太師有後顧之憂,河北民亂,該當平定。”
蔡攸心中一喜,有這二十萬,河北穩住了,再不濟,劉升若是打不過種師道,想要破釜沉舟借助上黨東出,開封也有自保之力。
不像現在,偌大的開封城,隻有他練的那兩萬新軍,連城牆都站不滿,還守個屁。
趙佶一言定括,群臣雖還有異議,但似乎也都能接受。
河東路,種師道大營,大軍集結完畢後,朝廷的糧餉總是不滿數,宋軍還好,那些西夏皮,總是多掙多搶,借機鬨事。
這西夏王說的好聽,借兵與大宋平叛,心中打得什麼主意,種師道門清,不就是看著大宋去年二十萬大軍兵敗契丹,今年劉升造反,破了天下第一雄關雁門關,又丟失了太原。
覺得大宋不行了,想捋大宋的虎須,又怕賤的自己一身血。
派上兩萬兵來試探下虛實。
原本大軍的後勤就有些不足,他又兵分兩路,雖然他這路人多,但種師道還是優先滿足楊戩那支隊伍。
他這邊敗了沒關係,隻要楊戩那邊成了,就是勝利。
這便導致了幾日的路程,硬是走了十多天,要等後勤,還要多攢些,以備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