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嬤嬤離開後,康熙在乾清宮裡枯坐了許久。
拋開那拉氏話中的疑點不談,那仿佛不經意提起的感慨之語,重重的敲在了康熙的心頭,令他汗顏。
不可否認的是,在吉鼐破天荒的突兀舉動傳來時,康熙動搖了他一貫來對吉鼐的信任。
哪怕是在對方解釋過後,康熙也隻是壓下了疑心,但是那根導致信任出現裂痕的尖刺,卻一直都在。
因為這如蛛網般向外延伸的裂痕,康熙有些惶惶不安,他與吉鼐真的能一直不變,攜手走下去嗎?
直到那拉氏提起,康熙才驚覺,改變的不是吉鼐,而是自己。若是自己還和當年一樣,堅持自己對吉鼐的承諾,她又怎會不安,怎會因為懼怕皇後,而忍痛與孩子分離。
或許是自己一直沒有完成諾言,放任皇後繼續活著,導致在承瑞之後,又多了一個受害者。承慶的死是不是勾起了吉鼐痛苦的回憶,以及深埋於心底的恐懼?
又或許,是承祜生病的那段時間,自己的猶豫和心軟被吉鼐察覺到了,所以她才不敢將自己和孩子的生死完全托付給自己。
可笑的是,自己竟然無視吉鼐的掙紮與不安,一門心思的用懷疑的目光審視對方,想找出吉鼐意識到自己對賽音察渾的重視。
哪怕,最後吉鼐的做法證實了,她並沒有那樣的野心,但是這份敏銳依舊讓康熙不放心。
他們相識、相知的時候,康熙便認定了吉鼐並不聰明,但卻不會愚鈍到令人厭惡,這樣的吉鼐才能讓康熙安心。
如果,吉鼐並不如康熙以為的那樣,她很聰明,也很敏銳,那康熙隻會懷疑,從前的吉鼐是不是一直在自己麵前演戲。
而且,演的毫無痕跡,讓他一直被蒙在鼓裡。康熙倒不會因此而質疑他和吉鼐的感情,但多少會生出戒備,不再信任對方。
“梁九功,你說,朕放任皇後活那麼久,繼續在宮裡作威作福,是不是很過分?”
梁九功直接跪下了,冷汗直冒,牙關緊咬,就怕發出一點聲音。我的萬歲爺哎,這樣的問題,哪裡是他一個奴才敢回答的,就是聽,他都不敢聽啊。
康熙沒有繼續為難梁九功,或者說,他本來也沒有想要梁九功真的回答自己,因為答案早已縈繞於心。
皇後活著,後宮不寧,凡有子嗣或是將有子嗣的妃嬪,都會惶恐不安,而那些因皇後而失去孩子的妃嬪,不僅不會信服這位皇後,心中隻怕怨恨已久。
皇後乃是後宮之主,是母儀天下的典範,一個滿身汙點,如何服眾,久而久之,皇家的威信也會受到影響。
如此,自己當初害怕愛新覺羅家名聲受損的顧慮,反倒變成了禁錮自己手腳的枷鎖,以及皇後為非作歹的依仗。
這並非康熙想要的。
或許是想清楚了繼續留著皇後的危害,又或許愧疚之前對吉鼐的懷疑,而極力想要補償,康熙最終決定割除腐肉。
然而康熙剛有動作,承祜便出事了。
聽到承祜病危的消息,康熙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即便這幾個月來,承祜三天兩頭的生病,但是太醫院令稟報上來的情況並不危急。
隻要好好養著,哪怕皇後那裡說不通,但總歸是沒有性命之憂的,也不會傷到根基,最多,就是承祜不好受。
並非是康熙冷酷,他隻是尊重承祜的選擇。
以上,是承祜病危之前,康熙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但如果他知道,這會導致他永遠的失去承祜,他一定不會放任下去。
“萬歲爺,萬歲爺。”
康熙在聽到承祜病危的消息時候,便一直愣在原地,許久沒有動靜,知道康熙還是在乎這個嫡子的梁九功有些慌了,萬歲爺可彆有事啊。
聽見了梁九功的呼喊,康熙這才反應過來,來不及吩咐什麼,直接步履匆匆的趕往坤寧宮,連禦輦都來不及坐。
等康熙趕到坤寧宮時,他注意到正有奴才將一個頭破血流,毫無聲息的宮女往外拖。梁九功怕萬歲爺被衝撞了,剛想上去叱罵,被康熙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