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勝,使大唐朝廷帶來了極大的振奮。消息如春風般迅速傳遍了大唐的每一個角落,掃去一絲因洛陽失陷所帶來的陰霾,讓大唐的百姓和官員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接著,郭子儀繼續帶領郭家子弟與朔方騎兵,又在河曲大敗高秀岩,進而圍攻雲中(山西大同)。】
【隨後,郭子儀命彆將公孫瓊岩率領騎兵兩千,一舉攻克軍事要地馬邑(山西朔州),並收複了雁門關東口東陘關(山西代縣東)。】
【東陘關地勢險固,是太原北麵的重要門戶。河東唐軍為保衛河東和太原,曾關閉東陘關以拒叛軍。】
【郭子儀的這一係列軍事行動,收複了靜邊軍,圍高秀岩於雲中,攻占馬邑,解除了河東地區太原的軍事威脅,打通了朔方軍與河東唐軍的聯係。】
【這是安祿山發動叛亂以來,唐軍在軍事上最早取得地區性的重大勝利,不僅給各地抗敵軍民以很大鼓舞,也為其後李光弼東出井陘,入河北,掃清了障礙。】
大唐玄宗界(753)。
驪山華清宮
唐玄宗李隆基(68歲)喃道“李光弼?進入河北?那為何平定叛亂還需要長達數年的時間?”
隨後似乎是想到了什麼,或是猜測到了什麼。
唐玄宗李隆基遂不太敢肯定的喃喃道“難道,在安祿山起兵叛亂之後,還有其它軍鎮的節度使也叛亂了?”
範陽(北京)
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皺著眉頭喃道“一個被天道著重盤點的郭子儀,還不夠?現在又出來一個李光弼?”
“這個李光弼,吾似乎也沒有怎麼聽說過,難道他又有什麼過人之處?”
清雍正帝胤禛“都說扶起大唐王朝之人是郭子儀,以朕看來,李氏大唐若無李光弼與張巡兩人,仍然會被安祿山的燕國打敗。”
明兵部左侍郞於謙“如果沒有李光弼守住太原,那麼唐肅宗也將無所作為。”
“如果沒有張巡、許遠誓死守衛睢陽城,那麼江淮之地將會全部落入賊寇之手,唐朝就沒有了複國的希望,在曆史上繼承唐朝的,將會是叛軍的燕國。”
“李光弼和張巡,也是大唐的中流砥柱,也是在國家即將傾覆之時力挽狂瀾的人,其功績更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卻說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後,正欲繼續集結大軍攻打潼關之際,河北叛軍被郭子儀打的節節敗退時。】
【原平原太守顏真卿,本就無意投降安祿山的叛軍。】
【奈何當初叛軍勢大,又事發突然。顏真卿不得不假意投降,後暗中招募兵馬,在平原郡中聚眾一萬三千義軍。】
【叛軍攻下洛陽後,安祿山恐河北各地不穩,便派段子光送李憕,盧奕,蔣清三人的頭顱到河北各地示眾,施以威壓,以儆效尤。】
【然平原太守顏真卿恐眾人懼,哄諸將道“吾素識李憕三人,此首皆非彼等所有。”】
【遂殺段子光,再將三人頭顱隱匿起來。幾日之後,再以草為人身,接首,殮而祭之,設靈表其忠義。】
【常山太守顏杲卿,原乃是安祿山部將,並無反唐之意,奈何大勢所至,不得不為之。】
【在得知朔方軍郭子儀已然支援至河北地區,遂與顏真卿聯絡時機已到,便設計將叛將李欽斬殺,拿下井陘關(河北進陘縣)。】
【遂派人聯係河北各郡,後十七個郡同一天舉旗歸順朝廷,共計二十萬兵力,截斷了安祿山叛軍與範陽(北京)的聯係與退路。】
【然常山周圍的防禦工事都並未修好之際,各郡人馬亦並沒有彙集之時。安祿山派大將史思明與蔡希德各帶一萬精銳騎兵分兩路火速攻打常山。】
【顏杲卿派人到北都太原去求援,太原守將王承業不敢輕信,畢竟顏杲卿本是安祿山所部手下,河北叛軍亦尚未被郭子儀擊退,恐太原有失不肯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