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泰元年(765)末,剛剛又遭遇到吐蕃與回紇,一起聯合三十萬大軍來犯的唐代宗李豫立即就同意了郭子儀的奏請。】
【但是大唐的朝廷之中,以及各地方的蕃鎮將軍,都不願意擔任此職。】
【因為此時的河西四郡並不太平,吐蕃不敢進兵長安,卻不斷在侵蝕河西四郡,此時擔任河西,安西等地的巡撫使,搞不好就會遇上吐蕃來犯的大軍。】
【更重要的一點,是大唐的朝廷在這段時間也接收到過河西四郡救援的奏書,朝廷之中卻無兵救援。】
【最後,郭子儀舉薦了自己侄子,此時已是雲麾將軍、左武衛大將軍的郭昕接任此職,同時使命郭昕為安西節度使留後。】
【並同意讓郭昕帶領八千部屬,前往河西,安西等地,為大唐王朝進行巡撫各地軍民與百姓。】
大唐德宗界(781)。
安西龜茲
安西軍的劉奔,凝望著天道畫麵。
畫麵中,二十多年前的他正站在長安城下,與同伴戰友們私下閒聊著,話語中滿是對即將前往西域,見識種種西域奇聞的興奮勁。
後歎道“誰能想到這一走,就回不去了”
劉奔的這一聲歎息,立即就將周圍的安西軍,全都拉回到了回憶當中。
當時的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這一走,就是與中原親人的永彆
【郭昕能帶上八千部屬,已是郭子儀能從大唐此時的朝廷軍隊中,能調動的軍隊的極限了。】
【與其說是讓郭昕去巡撫河西與安西等地,不如說這八千唐軍,是大唐王朝最後前往西域抵抗吐蕃與回紇侵擾的大唐遠征軍。】
【雖說此時已是大唐平定安史之亂已過三年,但是大唐的天下,並沒有因此太平,人心浮動,宦官當道,蕃鎮各異的禍根早已深種,豈是一朝一夕就能撫平的?】
【宦官李輔國,因輔助李豫登基有功,被唐代宗李豫任命為宰相,成為大唐王朝中的第一個宦官宰相。】
【唐代宗李豫也因此成為華夏千古曆代皇帝之中,唯二任命宦官為宰相的皇帝。】
漢高祖劉幫“好家夥,宦官太監當宰相?這王朝與國家是打算不想要了?這李輔國應該是第二個趙高吧。”
“後世的這些皇帝,都是吃乾飯的嗎?大秦王朝和大漢王朝是怎麼滅亡的,他們是一點都不清楚的嗎?”
唐太宗李世民此時的臉色,又再次黑了下來。
就算唐太宗李世民心態再怎麼好,也受不了大唐李氏子孫的一次又一次的刺激,這一期的天道盤點,簡直就是大唐李氏後世不孝子孫的盤點錄了。
一個接著一個給唐太宗李世民,送上令人無比憤怒,又無可奈何的驚喜。
明太祖朱元璋“曆史已經證明,當王朝裡一旦有宦官太監得勢時,十有八九,都會禍亂朝綱,然而使王朝衰落。”
“咱就希望,咱的後世的大明朝,也不要步上這樣的後塵,導致大明的衰落與滅亡”
【宦官李輔國成為大唐王朝的宰相後,加深了宦官與邊關蕃鎮的對立,加劇了蕃鎮對朝廷之間的不信任與矛盾。】
【以至於在永泰元年時,吐蕃與回紇聯合叛軍共三十萬大軍,再度攻打長安時,各地蕃鎮與節度使來長安勤王的隊伍,卻依舊寥寥無幾。】
【若不是年近七旬的郭子儀帶領數名郭家子弟兵,前往回紇,讓回紇退軍,後以現身出擊再度擊敗吐蕃,斬首五萬眾,大唐長安恐將再次被攻陷。】
唐太宗李世民“又是郭子儀?這郭子儀真乃大唐李氏後世的撐天玉柱,連續三次扶起大唐李氏江山。”
隨後,唐太宗李世民皺著眉頭說道“朕不想在接下來的盤點中,有關於郭子儀會被宦官陷害的信息。”
【然在大曆二年(767)十二月,魚朝恩一直對郭子儀的功勞和地位心懷嫉妒,在郭子儀在外征戰時,魚朝恩慫恿與在唐代宗李豫的默許下,派人挖了郭家祖墳。】
唐太宗李世民,立即拍案而起,勃然大怒道“這唐代宗李豫,真是個混賬都不能再混賬的東西了。”
“還有這個太監魚朝恩,怎麼還活著,這個人必須要受到極刑。”
“來人,將個太監魚朝恩給朕畫下來,任何一處細節都不能放過。”